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节  (第2/3页)
红尘客。    那个人就像是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幕,早早地离开了秦国,从这个天下间消失了。他登上帝位没有多久,那个人就向他辞行,他拼命地挽留,许以权势,许以富贵……通通都没有用。    那时候嬴政真慌了,那时候他才相信瑶光先生真毫无所求,只是单纯为了一个“可能未来”而不辞辛劳地教导他、保护他、帮助他。    两人初识之时,她已是名动七国剑客,他只是流落他国“质子”,因此他始终无法相信“瑶光真人”会不计回报地为他做了那么多事。直到分离之时,他才终于确信,却已经太晚。    “王子政”曾亏欠“瑶光”所有信任与情谊、敬仰和憧憬全部都分离那一刻升华到了无法动摇触摸地步。    与如今围绕着他虚情假意和冰冷孤寂相比,这一份情谊弥足珍贵。    瑶光先生……    时隔多年,瑶光先生再次出现。    奇妙是,瑶光先生名号又一次与“墨家”一起出现,就像是很多年前七国并立时候,两名剑客名动天下,世人以十六字传诵他们兵器,那十六字也一度成为整个大秦对“大秦双壁”称颂。    似剑非攻,墨眉无锋;破云藏锋,万剑归宗。    瑶光先生,这一次,你还是与墨家一起?    那么,你是对朕不满,要来推翻朕?    又或者……你只是想来看看,朕是否实现了你当日期许?    嬴政转身看向李斯。    “李卿,蒙恬将军已前往迎接瑶光先生。”    李斯下意识地应下,过了会儿整个人都懵了。    瑶光真人竟然再次入世了吗?!    但是李斯没有追问机会,嬴政显然已陷入了追思之中,再没有说话意思,李斯安静地退下,急招下属前来议事。    如今秦国,恐怕再没有人比李斯加清楚“瑶光真人”对秦王意义,因为这个名字和太多不能传播往事一起被刻意地埋藏起来,一藏就是二十多年,本来或许也会永远地藏下去。    为何这个节骨眼上“瑶光真人”会再次出现?    四匹毛色鲜亮毫无杂色白马拉着一驾豪华车辇官道上疾行,车辇两旁随行骑兵全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履行着护卫职责,统帅这些骑兵赫然是上将军蒙恬,此刻他策马行于马车右前方,周身是肃杀之气。    这样一支车队,别说是平民百姓,哪怕是文武官僚也不敢逼视,远远看见了便迅速避开,因此这一路行来竟是从未停过。    车厢内端坐着一名蓝白道袍少女,一手持着一卷《道经》,她目光虽落竹简上,双眸却并没有聚焦墨字上。    老子所著《道经》、《德经》两部合称《道德真经》,是道家必修经典,从小到大,这两卷书她已经看了无数次,早已熟极如流,此刻拿着这卷典籍只是不想让自己无所事事地坐车内被外面“将军”看出异常来。    瑶光虽只是瞥了一眼竹简,也发现了这是《道经》古本,和她熟习略有不同。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汉以后,为避恒帝诲,统治者改“恒”为“常”。    这种细微差别本不算什么,但是无数类似细微差异终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鸿沟,令瑶光清楚地认识到这个时代并非她所熟悉时代,它要比她知道加古老,加接近圣贤生存时代。    这里是秦,并非唐,这个时代,她师门尚且没有建立,她失去了托庇之所,没有可依赖之人。正因如此,她必须加小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