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8节  (第1/3页)
    政府通知4月13日发放粮种,11号这天一早,宁启言一家四口简单收拾一下,就锁上大门。    路过汪洋家和白诚毅家,敲门叫上他们,三家人一起往山下走。    一路上遇到不少同样下山的人群。    今明两天,大家都可以到山下指定的位置免费听农业方面的专家针对现在的气候环境调整种植农作物的要求,而且还有一些老农民指导大家在作物生长的时期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怎么做。    其实上辈子也有这样的指导,但那时候宁启言和杜程听得都是水稻和小麦的种植,根本没考虑过玉米地瓜这种几乎没人想过当主食天天吃,顿顿吃的食物。    不能说政府安排的指导有错,恐怕那时候也没人能预料到这些娇贵的农作物最后会绝收。    等到一年后确认大部分现存的种子都无法适应如今的气候,只有少数几类农作物在这种极端的气候中,能够顺利的生长。那时候因为整整大半年的严重饥荒,幸存的人们已经不肯相信政府再次安排的指导,也不敢相信这些指导。    花那么大力气,连着好几个月顶着晒脱皮的身体天天打水浇地,却还是颗粒无收,还不如趁机冒险进深山,打不着猎物,多挖些野菜,晒干了还能存着冬天吃。    若非最后政府和军队联手强制市民必须耕种,如若不肯,就直接没收身份证,赶出苍云山,绝大多数的人都不会再次种地。甚至每天还有士兵到地里巡查,一旦发现偷懒耍滑,应付了事的人就直接赶走。这才勉勉强强维持到第二次秋收。    也幸好上面下了狠心,像看管犯人一样强迫大家耕种,否则大家绝对想不到其实选对了农作物,就不会再发生绝收的情况。    虽说最后的收获不可能让大家都填饱肚子,但至少绝对不会饿死人。    看到实实在在收获的粮食,大家才重新燃起希望,一扫之前绝望到麻木的心情,细细的挑选出最好的粮种,等到再一年春天,火力全开的投入到种田大业之中。    只可惜,杜程没有熬过那段残酷的饥荒时期……    杜程低下头,看着突然靠过来紧紧握着他手的宁启言。    “怎么了?”    宁启言收起因为回忆而沉重的心情,扬起一个笑脸。    “没事。”    杜程笑笑,收紧五指,回握住手中并不柔软,却格外修长的手。    走在杜程和宁启言身后的汪洋看着前面突然开始散发粉色气泡的两人,怪叫一声,一手捂脸。    “哎呦!闪瞎眼了!”    董文安距离不远,听见汪洋的怪叫,看过去,无奈的笑笑。    人家本来就是一对儿,不过是拉个手,汪洋这孩子也太少见多怪了。    这时宁启言回过头,瞟了汪洋一眼。    “叫什么叫,有意见啊?”    汪洋一边半捂着眼一边点头:“有意见!在我等单身狗面前请保持距离,表带坏我们!我们还是纯纯的少年~”    宁启言:“……”    也许是之前的回忆太沉重,想要换个心情,宁启言玩心一起,嘴角一勾,露出个坏笑,手上一用力,把杜程拉的向他身上倾斜。    宁启言在众目睽睽之中对着杜程的嘴就啃了一口。    汪洋:“……”    白诚毅一家:“……”    附近顺路的路人:“……”    刚才还觉得汪洋少见多怪的董文安默默收回视线,身为单身狗的一员,他拒绝被塞狗粮。    杜程在胡子挤眉弄眼的表情中淡定的揉了揉被啃的生痛的嘴唇。    侧头看着宁启言和回过神的汪洋互相贫嘴,轻轻笑了笑。    之前也不知道宁启言走路的时候想到什么,感觉整个人都特别压抑,人多口杂,他也没法开口问,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杜程直觉就算他问了,宁启言也不见得会说实话。    不过现在好了,宁启言自己调整过来,重新笑呵呵的,杜程也放心了。    一行人说说笑笑的走下山,到了山脚,路边竖了好几个指示牌,都是可以听指导的地方。    大家合计了一下,决定去距离相对远一些的停车场。    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