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8节  (第1/2页)
    四目相对,对望了很久。    情、潮无声涌动。    他突然翻身,将她压在身下,火热的吻雨点似的,密密麻麻落在她颈边。    她双手被他扣着,细细喘息,彻底敞开自己。    一室旖旎。    ……    崔宅。    庭院里依旧是那几株柿子树。    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春暖花开,柳丝轻拂,柿子树还没长出新叶,枝干光秃秃的。    崔南轩站在树下,仰望柿子树,青绿色的树皮上有一道道圆疤,得等到夏季,柿子树才能枝叶蓊郁。    年年都结柿子,成熟的时候一枚枚红透烂熟,挂在枝头,像点了一盏盏小巧的红灯笼。    她不在,不会再有人提着竹篓子,眼巴巴守在树下,等着他架起梯子上树摘柿子。    也不会再有人因为他夜里咳嗽几声就守在小火炉前煮冰糖炖梨,知道他不喜欢酸,加很多很多雪花洋糖。    更不会有人偷偷收藏他的文章,连他在酒桌应酬的时候随意写给其他人的诗也按着日期抄录下来,认真地写下评语……    崔南轩低头,翻开手中一本手抄本。    抄本放了十多年,即使精心存放,纸页还是泛黄了。    他视线落在其中一页上,手指轻抚那几个娟秀的字:吾夫才高八斗。    短短六个字的评语。    可以想见,她伏案窗前,写下这一句话时,嘴角一定微微翘着,眉眼弯弯,带着自豪和骄傲,还有点欣喜,有点敬佩。    有人走到崔南轩身后,“阁老,宫里来人了。”    他似乎没听到,出了一会儿神。    来人屏气凝神,不敢催促。    片刻后,崔南轩合起抄本,收进袖子里。    坐轿子进宫,走过巷子时,可以听见外面市井百姓在大声讨论傅云英。    轿子拐弯的时候,他让轿夫停下来,拨开车帘一角,侧耳细听。    最近《女钦差》的戏和书风靡大江南北,因人人都知道这戏写的是傅云英,朝中大臣也背着人偷偷让家中下仆买书。崔南轩自然也看了,他能一目十行,只需要看一遍就能基本复述出大部分唱词。    外面的人嘻嘻哈哈,把傅云英和花木兰作比较,夸她孝顺,为完成父亲的遗愿女扮男装。    这肯定是傅云章放出来的消息,让傅云英当一个孝女,接受她身份的人会更多。    至今都没人当众拿污言秽语诋毁她,这也必定有他们的功劳。    崔南轩不大在乎名声,但他明白对傅云英来说不一样,她是女子,身份暴露后必须先占一个好名声。    如此才能一劳永逸,真正以女子的身份站稳脚跟。    经历这场风波,她能够无所顾忌地做一个女巡抚。    崔南轩忽然眯了眯眼睛。    难怪霍明锦平定辽东以后,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现在傅云英正处在风口浪尖上,他隐于幕后,对她来说是最好的。    他能以迅雷之势昭示自己对她的欲、望,也能果断利落地收敛锋芒。    有意化无意,大象化无形。    街头那边似乎起了什么骚动,一片嘈杂中,女子高声说话的声音飘了过来。    崔南轩瞥一眼争吵声传来的方向。    十几个妇人站在牌坊下,正叉着腰和另外一群妇人争吵。    两帮人揎拳掳袖,吵得脸红脖子粗的。    围观的人群劝劝这边,劝劝那边,好不热闹。    随从见崔南轩望着争吵的人群,忙上前两步,小声向他解释:“这些天很多女子赶来为傅大人喊冤,她们的家人嫌她们抛头露面,赶过来劝她们回家,这些女子不愿意,天天都有人为这事吵架的。”    妇人中有骂傅云英不守妇道的,也有真心佩服她、崇拜她,冲破重重阻力赶来支持她的。    虽然这部分人现在很少,但是以后会越来越多。    她看到这样的景象,一定会很欣慰吧?    崔南轩闭了闭眼睛,放下车帘。    先去平时议事的内阁,王阁老、汪玫、姚文达、范维屏几人陆陆续续赶到。    王阁老看众人一眼,道:“不能再等了,万安宫已经修饰一新,连椒房都预备好了。民间百姓都在关注此事……今天我等联名请求皇上赦免傅云英。”    他话音落下,汪玫捧出一份折子给众人看。    不等其他人反应,崔南轩头一个接过笔,在折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