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节  (第3/3页)
连一年一度的元旦晚会都没用心去办,学校给了一整晚的时间,他们却只用了一个小时。    戚茹本想拉着陆景行合奏一把,权当放松紧绷的神经,见大家兴致不高,索性也不提。    考前抓紧复习还是有一定效果的,至少三班的同学交完考卷后,没人是哭丧脸。班长更是如此,暗中和同桌讨论这次说不定可以肖想一下均分第一的位置。    “你过年要回那边吗?”背着重重的书包,戚茹和陆景行骑行在临安的大街上。    陆景行催她往右边让了让,回答:“不回。”他当初回国就和父母说好,上大学前不会再出国,要一直陪在陆外公身边。    “那我们还是老规矩,周末汇合。周一到周五的话,我可能有兼职。”    “你还在上口语课?”    戚茹一开口就飘出一缕白色的雾气,在昏暗中模糊了面容:“不上课怎么养家?那个来钱快,不费什么功夫。”戚家如今仍然缺钱,等到分了房子,她就不再去兼职,舒舒服服当一个小包租婆陪着奶奶过完高中。    “注意身体。”陆景行没什么可说,他和戚茹一样,初中开始兼职,他那时不太愿意伸手向家里要,兼职的工作干过不少。    “放心。”戚茹没说她最满意的兼职是给陆妙当家教,可惜陆景行回国之后,陆妙的一应学习事宜都由他经手,不太需要她了。    这一年的春节来得早,学校给的寒假不多,满打满算也只有二十五天,戚茹抓紧时间和奶奶去市场买齐年货,又照着去年往林宅和陆家送了一回礼。    满手去满手回,陆妙又让她母亲寄了一模一样的围巾回来,陆景行则送了她一把小提琴,林启光给她奶奶送了一壶药酒,回家时戚茹大包小包,把戚奶奶吓了一跳。    “这可怎么好意思,那点子年货值几个钱,他们的回礼太重了。”戚茹这样一回,倒像是她派孙女去各家打秋风了。    “没事,我们是礼轻情意重,他们是雪中又送炭,您正好用药酒驱寒,听林爷爷说药酒很管用,调理身子还不怕醉。”不过戚茹最满意的是那把小提琴。    她一直没放弃用二胡练小提琴曲,听是听出一些差异来了,也能拉上一两段。可毕竟家里没有小提琴实物做对比,多少有些遗憾。    初学者用不着多贵的琴,何况这把琴是陆景行朋友准备淘汰的,也就花了个国际邮费的钱,难得的是他这份心意。    “对了,师父还没回来吗?”离戚茹去考级已经过了几周,可徐宏招呼都不打一声就趁她出远门时离开了家,也不知道过年会不会回来。    提到徐宏,戚奶奶的神情暗淡了几分,戚茹忙着试琴没注意。    “不清楚,也许会回,也许不会。”出门寻一个失踪四十多年的人,谁知道他要到哪里去呢。    “那今年又剩我们两啦,听不到师父拉琴还怪失落的。不过奶奶你放心,我也学了两首歌,保证您听了高兴。”    戚奶奶本想伸出手摸摸孙女的头发,可半路上却缩回手,拍了拍她的手臂。孙女长高了,该做新衣裳了。    “好,你拉什么奶奶都高兴。”    转眼间又是除夕。    徐宏不在家,她们祖孙两没了电视可看,戚茹便去买了一把小烟花放给奶奶看。仙女棒短短的一根却能烧上很久,戚茹两手在空中写字,写一个念一个,将所有的烟花燃完,竟是写了一首完整的祝寿词。    她临帖临了大半年,字没有多少进步,古文却认识了不少,背下许多诗词文章,这下赶巧用上了。    “奶奶,新年快乐。”    “快乐快乐,你也是。”戚奶奶披着厚厚的棉衣坐在小板凳上,透过烟火望向孙女清秀的面容,一时伤感一时欢欣。    这一晚,两人没有坚持守岁,美美睡了一个好觉。    大年初一,戚茹出门拜年。隔壁徐宏没回家,连名角儿都暂时托付给了朋友养。小巷里安安静静,似乎知道自己年后就要消失,只有一地的爆竹残骸昭示着它有过的兴盛。    戚茹先去的陆家,等陆景行一块去给林老拜年,也省的他们分两拨过去还碰不上面。    可陆景行出门时带上了笛子和一张a4纸,上头隐隐约约写着数字。    “你拿这个做什么?”    陆景行定定看着她。    “我曾说过,要把民乐变成流行。”    “所以?”戚茹不明所以。    “和我合奏一曲吧。”改变人们的传统刻板印象,从流行乐曲做起。    2012年一月二十二号晚,一曲《因为爱情》被天后唱响,一如两年前春晚的《传奇》。这首歌迅速在网络上走红,成为天后的又一首代表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