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节  (第2/2页)
”    “朱丞相要做天子了。”    这一席话出来,张启是唬得面色苍白,他喃喃道:“这,这……”半晌里,竟是憋不出别的字眼来。    “此话此时,出我口,入你耳。”    “等你出了这屋门,我这岳丈是不会承认说过这等大逆不道的话。所以,张家郎,你小子把那些自唬自的心思,都搁置了。”岳父柳青河伸手,轻叩了桌面。那“叩叩”的声音,拉回了张启的心神。    “小婿不懂,那等贵人的事情,与小婿的差事有何干系?”张启决定了,他还是当个本份人。    没那三分三的真本事,不谋了梁山路。    “当然有关系。”柳青河这个老岳父笑道:“拱卫司,听过吧?”    张启点点头,道:“替丞相查巡民情,缉拿罪犯。”    柳青河停了手头的轻叩,沉吟片刻后,讲解道:“咱们锦城县属于应天府管辖,这地头是丞相的发家之地,消息自然也是灵通着。”    “拱卫司要扩编,需要一些读书人充实进去当笔杆子。”    “偏偏拱卫司的名声,在仕林里不是特别的正派……”话到这里时,柳青河那笑声里,有些冷嘲了。    其实,拱卫司的名声,在仕林的舆论中,简直就是被喷击的对象。毕竟,这拱卫司不听君主小周王喻令,而是一心一意团结在朱丞相的麾下。    对于儒家学徒,如何能忍?    这简直是目无君上啊。    “这,能成吗?”良久后,张启抛掉了读书人的颜面,准备老实的谋份公差。    “你虽是童生,好歹也算读书人。若再加上我这边的一些人脉,上下多加打点,有八成的把握能成事。”柳青河给了肯定的答案。    “如此,拜托岳父大人了。”    张启起身,躬身一礼。    第3章    午时三刻,午歇的张春旭和小舅舅柳大山醒来。    两个童子稍稍洗漱,整理一翻衣裳发髻,就是要去学堂念书了。    张启表示,他将归家,长子也会与他一起回去。至于学堂那儿,自然是张启这位家长,领着长子张春旭去跟先生请假一次。    待张启陪着长子张春旭和小舅子柳大山离开了柳家时,他岳父柳青河坐了椅子上,在正屋里翻看了好女婿给留下来的礼物。    “哟,这些书籍是哪儿来的?”    柳章氏栓好了小院门,这一转头进正屋后,就问了话道。    “张家郎在府城时,抄了两套好书。一套准备留作张氏的家传,一套留给了大山那孩子。”柳清河一边回话,一边是搁下手中正将翻看的书籍。    他伸出右手抚了抚自己的胡须,笑道:“都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这礼物,大山往后用得上,张家郎送得甚合吾意。”    “女婿当半子。”    “咱们秀秀刚给张家郎又添了两个孙孙,那张家呀,当家的你能多帮忙,就帮上一把。好歹让秀秀的日子过得松快些。”    柳章氏心疼女儿,在丈夫跟前是提提醒。    “哼,就是张李氏那个神婆在,张家就穷不了。”发妻的提醒,让柳青河有点挂不住脸。    说起来,老柳家的家境,那在整个锦城县来讲,都算是中上等的。    张家算什么?    八年前的张家,就是孤儿寡母。家中有十亩薄田,连个家用都不够嚼的。更何况,还供了张启读书。    呵呵,打从读书是个吞金兽这上面看,就可以想像一二,当时,张家得多穷?    那么,老柳家为何又乐意嫁了闺女呢?    这里面说起来,就是一笔的糊涂帐了。    八年前,也就是龙凤二年,柳青河和柳章氏膝下唯剩下一女,这一女便是柳秀秀。柳家夫妻自然是待女儿如宝如珠的珍视着。    柳秀秀的婚事,柳章氏也是有早早相看的。奈何,这女儿的婚事似乎有点不顺。这中意的人家,总在柳章氏起心要托人说合时,就遇上些小状况,然后,莫名的无疾而终。    龙凤三年,在凤凰村十里八乡里,有点名声的张李氏托人上门了。这一回,张李氏是为儿子张启求娶柳家女来着。    一听张家的情况,柳家夫妻哪乐意推了唯一的女儿入火坑啊。    在当时的柳家夫妻眼里,张家跟火坑没俩样。    张启是一个文弱书生样,没功名傍身,没殷实祖产,更没有养家的本事。唯一靠着的,还是家中寡母支撑门户。呵呵,这样的求亲人家,柳家夫妻没把媒人打出门,都算得知礼了。    毕竟,这哪是来结亲,这是来结仇的。    张家确是好耐性,连托了三波的媒婆上门。在被柳家一一婉拒后,于龙凤三年的立秋,张李氏亲自登门了。    到如今,柳家夫妻都还记得,当时张李氏的话。    “我是个妇道人家,却也有点小法门。若得一些虔诚的供奉,为人办事,求一个传承家族香火的子嗣,未尝不是没几分的机会。”    “就不知道柳家可盼了儿子?”    张李氏的话,跟黄钟大鼓一般的敲在了当时的柳家夫妻耳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