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2节  (第1/3页)
    轿子气派啊,八抬的大轿,在加上紧随其后的护卫侍从,走到巴黎都是乌央乌央的一大群人,简直如众星拱月一般,多拉风啊。    然而此时袁振却是不准备用轿,而是让人准备马车?    难道是有什么急事?需要入宫觐见?    那阁官乃是袁振心腹,当下便猜到了其中缘故,也不敢多问,只急急应下道:“下官这便去吩咐车马司。”    这里袁振看着那阁官出去,复又瞥了一眼手中的奏折,眼中带着几分无奈之色。    还真是胆大包天!    只是这事怎么偏偏在他当值的时候遇到了……    第156章 第156章:所谓‘党派’    湘省王守明贿赂官员并瞒报田地一案, 虽然只牵涉了三位湘省的知县,但还是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毕竟那王守明身份特殊,乃是前任户部尚书王守和的堂弟。    而且又涉及元化帝最为重视的税改之事,自然是颇为引人注意。    内阁禀奏此事之后,元化帝龙颜大怒。    直接令刑部罚没王守明的全部家产, 判了流放之刑。对于涉案的三名知县, 则是一律革职查办。    刑部尚书杨海生知晓这里面的牵扯,自然不敢大意,不过数日的功夫, 便将此案调查清楚了。    最后查出那涉案的三位知县在任上的其它事情, 刑部上奏元化帝之后,对此三人数罪并罚,直接判了斩刑, 于秋后处决。    好似对于这三位知县所行之事很是厌恶, 元化帝又直接下令刑部,亦是判了三位受贿知县的家人流放。    经此一案, 朝中上下无不惊诧。    看来这位即位不久的年轻帝王, 是真的下了狠心要将税改进行到底的。    这简直是杀鸡儆猴嘛!    在处置了那湘省那三位受贿知县之后, 又过了两日, 可能是元化帝想起此事,仍是心中不悦, 直接召了翰林院的待诏官员拟了一道圣旨。    并令人快马加急, 直接送到了已经辞官的原户部尚书王守和的手中。    自然, 这并非什么恩赏的旨意, 这道圣旨的内容,其实就是一个字——训。    那简直是劈头盖脸地将王守和好一通训斥。    不得不说,因着王守明行贿瞒报田地一事,整个王氏一族都受到了牵连。    好似单单处理王守明还不能解恨一般,元化帝还下令礼部尚书袁振,自王守明之后五代之内,王氏一族子弟都不得参加科考,即便现今有功名在身的,也不得入仕为官。    要知道王家原本自王守和告老辞官之后,仍有王守和的两个儿子身处官场,甚至皆是为政一方的正四品知府。    元化帝此令一出,那王守和的两个儿子自然是要被革职的了。    对于这件事,满朝上下都是有些意外。    虽然那王守明胆大包天,但总归与王守和一家只是族亲,现在的如此处置,那可是等于断了王氏一族在官场的前途啊。    五代之内不能考取功名入仕为官……    王家只怕就要这么没落下去了。    不过王守和原本在朝之时,便是一个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顽固分子,甚至因着政见不和,多年来,一直与右相孙惟德对着干。    对此,朝中的官员们也都是看在眼里的。    虽然那王守和当初身为户部尚书,乃是九位阁臣之一,但人家孙惟德可是右相啊。    右相是何许人也,若是严格而论的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