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8节  (第2/2页)
?然而阿颜朵喝令他留下,也只得留下了。    谭元洲看着不情不愿来请教自己习武的李乐安,不由哂笑。    他想起了许多年前,年幼的他父母双亡后,便被窦家收养,跟着窦家的船在洞庭游荡。    无父无母的孤儿,窦家养了不少。    有大的有小的,少不得有些恃强凌弱的故事。    甚至说,窦家愿意看到这样的故事。    养蛊一般,由着他们挣扎。    挣的过的做水手做打行,挣不过的,自然再没见过。    为了往上爬,每日除了习武就是习武。    大抵因那时学的便是野路子,没打好基础,才频频落败于管平波。    也不知那厮到底哪里学的本事。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胡乱练了二三年,终于在十三岁那年,被选拔出来,正式拜师学艺。    从此在窦家的地盘上“平步青云”,年纪轻轻就混到了窦向东的身边。    曾经可望而不可即的城中房屋与钱财,变得唾手可得。    在没遇到管平波之前,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甚至在众人的奉承与窦向东的看重中,时常因此洋洋得意。    此刻教着一团孩子气的李乐安,才发觉自己以前好像挺惨的。    窦家的打手,没有身份。    他属于被隐匿了户籍的人。    豪强多半如此,朝廷不许他们蓄养奴婢,他们有的是手段应对。    所以钱财房屋,是他的,又不是他的。    未时初刻,下了学的几个孩子,傻愣愣的在周围看着同学李乐安习武。    盐井中孩子不多,羊头寨留下的三个孩子之外,是姚麻子的两个女儿并年岁最大的李乐安。    这一群孩子,完全不用做活,没有倾轧、没有无休止的彼此掠夺、没有刻意少了一份的饭食,每天的任务除了文武学习,便是玩耍。    简直舒服的令人嫉妒。    也是这群孩子,让谭元洲深刻的明白了管平波与窦向东的区别——老虎营的每一个人,都是人,而非奴隶。    从一开始,管平波走的就是与窦向东完全不同的路。    想明白后,谭元洲不由生出几分担忧。    窦向东之谨慎,令人叹服。    整个洞庭流域,不知不觉已是他的天下。    他就是官衙,过往船只都得向他纳贡。    窦家远远不止表面露出的那一点点实力。    管平波作为后起之秀,发展的有些迟了。    谭元洲不自觉的望向云寨的方向。    小小的盐井、小小的石竹,真的能成为你的基石么?在窦向东的笼罩下,你真的能挣出一番天地么?万一,在争执中落败,你还会坚持风骨么?    李乐安拳风袭来,身体比大脑更快做出反应,一个侧摔,轻巧的把人掀翻在地。    谭元洲毫不留情的喝道:“再来!”    李乐安从地上爬起,继续攻击,再次被放倒。    谭元洲一面应对着李乐安;一面想,后发未必不可制人,他能做的,唯有竭力夯实基础,为将来争得一席之地。    不仅仅因为喜欢管平波,而是自由的滋味,尝过了便再也不想回到过去,做那个被人假意奉承的奴才了。    =====    第134章 新立    认识了近两年,不得不说谭元洲已成为整个窦家最了解管平波的人。    所以他分析的没错,管平波在大局上,比窦向东宽厚的多。    最起码,管平波绝不会用窦向东的方式收养孤儿。    固然有很好的效率,亦能意外的救活不少人,但弊端十分明显——当孩子们长大后,若有别的路子,很轻易便会背叛。    既成长的过程中从无道德,道德也不会成为他们的约束。    谭元洲心中的天平倒向管平波,是一点心理包袱都没有。    当然,无论怎么养育,总会有白眼狼。    但那与谭元洲是不同的,因为白眼狼对谁都无情,谭元洲却十足有情。    从上位者的角度来说,谭元洲值得收买,而白眼狼不过是一次性筷子,即用即丢。    虽然管平波并没有刻意收买过哪一个,她只是选择了最容易安定人心的方式,将其变成自己的生活习惯,不知不觉的抚慰着身边的人。    故地重游,管平波没多少感慨。    登上百户所的城墙,巡游了一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