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节  (第2/3页)
,背面写着:“表哥敬上,卿卿亲启。”    不用看,也知道太子在信里写了什么,无非是小时候与她玩闹那些话,春夏秋冬全都问候一遍,再告诉她他去年新学的书。    令窈将信扔给鬓鸦,让她收好。大老爷一愣,问:“不看吗?”    令窈:“晚上再看。”    大老爷想起什么,又道:“对了,三皇子托我告诉你,他手上的伤已经好全,无需为他牵挂。”    令窈:“嗯。”她也没挂念他,真是自作多情。    大老爷将汴梁中人托他带给令窈的话和礼物一一拾掇,说了半个时辰,方才交往完毕。    该做的事全都做完,按理应该如释重负,大老爷却忽然重重叹口气。    大奶奶察觉大老爷情绪郁闷,事实上,自大老爷进府门,她就没见他笑过,仿佛有什么心事。她悄悄问:“是因为嘉辞落榜的缘故吗?你不太高兴。”    众人已移开注意力,去看圣上赐下的礼物。大老爷愁眉深锁,小声说:“我本以为嘉辞此次定能高中。”    大奶奶安抚:“他第一次赴考,落榜并不稀奇。”    大老爷摆摆手:“你不知道,嘉辞从考场里出来时,意气风发,告诉我他这次成竹在胸,你也知道嘉辞这孩子的性子,非十拿九稳绝不口出妄言。可是,放榜前一天,太后娘娘宣我进宫,责我好生管教卿卿,又问起此次春考府中公子是否赴考,我原想着太后娘娘关怀,是件好事,结果第二天放榜,嘉辞就落榜了。”    大奶奶胆战心惊问:“你怀疑太后娘娘故意……”    大老爷嘘声。    大奶奶思忖,又道:“你莫要多心,太后娘娘从来没有为难过我们郑家,至于暗中安排使得嘉辞落榜,就更不可能。”    大老爷叹气:“也只能这么想了。”    夫妻俩说着话,忽然听见令窈问:“大伯,此次回临安,就你和三哥哥两个人吗?”    大老爷猛地抬起头,差点忘记重要事。    大老爷起身到老夫人跟前,道:“母亲,儿子还有一事,请母亲恩准。”    令窈替老夫人回应:“你且说说。”    大老爷:“儿子此次回临安,带回昔日恩人之女,她没有别的去处,儿子想要留她在府中小住,烦请母亲安排。”    令窈往后看,瞧见一道娇怯怯的身影正往前厅来。    第26章    等那人走进前厅,众人这才看清她的模样。    五官端正, 虽无出挑之处, 但那身水蛇柳腰盈盈不堪一握, 二十左右的年龄,眼眸含羞, 声音清丽:“问老祖宗安,问老爷夫人安, 问诸位公子姑娘安。”    三奶奶头一个出声:“大哥你带来这么个宝贝,怎么也不早说?瞧她通身气派,倒像是宰相家的千金。”    郑令清并未理解三奶奶话里的抬举,好奇问:“宰相家的女儿该是姓穆,你姓穆吗?”    那人垂了头,声音有些窘迫,细着嗓子说:“姑娘说笑,我姓元。”    “元什么?”    “元清蕊。”    三奶奶抱住郑令清不让她再开口, 有意补救:“清水出芙蓉的清,风吹梅蕊闹的蕊吗?”    “正是。”    三奶奶笑:“人好看,名字也好听,有清蕊姑娘来府里做客,郑府蓬荜生辉。”    元清蕊含笑道谢, 视线扫过前方尚未发话的老夫人, 大老爷正低声向老夫人表明接人入府的来龙去脉。    昔日大老爷至西南任职时, 身陷陷境, 曾得当时的节度使元问相救。随着朝廷政党之争愈演愈烈, 元问受到牵连,被革职查办,虽未问罪,但从此落魄,郁郁寡欢。    元问死后,元家又遭山贼洗劫,家里只留一个姨娘与女儿,元家姨娘带着女儿到汴梁寻亲之时,恰好碰见大老爷,大老爷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