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2节  (第1/1页)
    李如意早就知道五狗子有把弟弟送进学堂的心愿,五狗子在卖了几个月的茶水后,终于可以实现了。    六狗子真是很幸运,有五狗子这样好的姐姐。    当下嘱咐道:“你今年九岁,也懂事了,进学堂好好读书,别辜负你姐姐对你的期望。”    六狗子点点头,道:“我会好好学,不会让五姐的银子白花了。”    五狗子拍拍六狗子的小肩膀,微笑道:“别说好听的,到时用功读书。”    李英华的声音从前面传来,“那有个馄饨摊子,我们去吃碗馄饨热热身子。”    李如意高声道:“五狗子、六狗子,走,三哥请我们吃馄饨。我们得多吃点。”    馄饨摊子买卖好的不得了,几人好不容易轮到一张桌子,一人来了一碗。    卖馄饨的是胖胖的中年男子,长着一张笑脸,逢人就笑哈哈,和气生财说的就是这样。    有人问道:“掌柜的,你家的馄饨怎么六个铜钱一碗这么贵?”    中年男子笑呵呵道:“我们家祖宗三代都在县城卖馄饨,我们家的馄饨最是鲜美,就跟李将军家的饼一样好吃。六个铜钱一碗肉馄饨,这可是肉馄饨,不贵。”    “得了吧,你别吹了,李家吃食那是天下独家,你这馄饨家家户户都会做。”    “我家的馄饨李将军上次吃了都说不错。”    “竟然如此?”    “当然。李家的风鸡、混糖月饼、松花皮蛋样样都是极好吃的美食,李将军吃了那么多美食,还夸赞我家的馄饨好吃。”    “那你这馄饨,我得尝尝。”    李家兄妹面面相觑。原来中年男子说的李将军就是他们爹爹。    李敏寒低声问道:“爹,你吃过这家的馄饨?”    李山节俭的很,怎么会花六个铜钱吃馄饨,特意过去瞧清楚,摇头道:“没有。我不认得这个人。”    “我去拆穿他。”    李山道:“不用。做小买卖不容易。”    “这个人的馄饨还没有金鸡镇的黑痣爷爷做的好吃。”    李山仍是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那边,李如意急道:“五狗子,你这是干什么,你别付钱,让我三哥付钱。我三哥说要请我们吃馄饨,就让他付钱。”    灯光下,五狗子小脸笑容真诚,“我已经付过了,不用三哥付。”    李如意道:“怎么能让你花钱呢。你还要供六狗子读书。”    五狗子笑道:“我愿意给你们花钱。”    这两年她们许家托李如意的福,赚了不少钱。特别是她,都有钱供六狗子读书。    李家什么都不缺。她都不知道买什么谢谢李如意。这次终于有机会,吃馄饨抢先给中年男子付了几十个铜钱。    李英华望了五狗子好几眼,这个画面落到了李如意的眼里,心下明了。    “县城的灯会真大。”    “听说燕城的灯会比县城的大好多。燕城四个城门,每个城门前都有灯会,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灯火辉煌,极为热闹。”    “明年我们可以去燕城看灯会。”    “要是去燕城看灯会,就得在城里住一晚。”    “妹妹不是说要在燕城买宅子吗?”    “嘘,人多嘴杂,莫在这里说此事。”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看过长平县城灯会的李家少年,开始畅想去燕城看灯会。    李英华花了二十四个铜钱买了两盏一模一样的小兔子形状很漂亮的红灯笼,交给李如意与五狗子一人一只,“妹妹、五狗子,送给你们。”    五狗子眉开眼笑,“谢谢英华哥。”    李如意提着小兔子灯笼,瞟了容貌清秀的李英华一眼,心里暗笑:小小年龄会把妹了,知道给五狗子送灯笼。看在灯笼的份上就不拆穿你了。    不远处,四狗子正在付钱,拿好小灯笼,转身看到五狗子与李如意手里的小兔子灯,再看看自己手上平淡无奇的小灯笼,呃,两盏灯六个铜钱,实在是送不出手,有些懊恼出门没多带钱,无意中看到李山兄弟抱着两个小婴孩,就走至把小灯笼送给了两个小婴孩。    小婴孩不懂小灯笼,结果小灯笼成了李石的礼物。李石喜滋滋。    一个时辰后,众人离开灯会返家。赵氏心疼五狗子,就把她带去李家歇息,明天再让她回许家。    四狗子、六狗子两个男孩与几个村民结伴回礼村。    “赵夫人对你家五狗子真好。”    “赵夫人是不是想让五狗子当儿媳妇?”    “我看李小姐跟五狗子情同姐妹,肯定愿意五狗子嫁给李家少爷。”    几个村民刚才都看到两家人一起吃馄饨,李英华还给五狗子送兔子灯,再加上赵氏把五狗子单独留下带回李家,心里特别的八卦,路上就跟四狗子兄弟开起玩笑。    为什么说是开玩笑,那是他们觉得李家今非昔比,不可能跟许家联姻。    他们就是逗逗四狗子兄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