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节  (第1/3页)
    我说:“自是如此。人奔走一日尚且疲惫,何况马匹?”    公子想了想,问:“如此,那些鲜卑人奔袭千里,莫非也有军驿?”    我说:“鲜卑人游牧而居,自不设驿。征战时,每人备上两三匹马换乘便是。”    公子颔首,却看着我:“霓生,你也不曾征战过,怎知晓这许多?”    我一怔,忙道:“自是从我祖父的藏书中得知。”    公子了然。    每日赶路着实劳累,对于众多从人来说,乃是折磨。    其实比起旁人,我更担心沈冲。    虽然惠风说他也习过剑术,但必然不会像公子那样特地为上战场准备过。赶路这般劳累,他若是一不小心病倒……我美滋滋地想,似乎只有我能照顾他了。    但沈冲并没有吃不消。和公子一样,沈延给他备了马车,宽敞舒适,坐在里面疾行千里也不会散架。    倒是骑卒们抱怨颇多。他们是大长公主凭面子从京畿戍卫中抽调而来,名义上是驰援西北,实则不过护送公子。原想着他这般金枝玉叶,必是一路游山玩水逍遥自在,若运气好,还能舒舒服服地蹭点战功。不料如今风餐露宿不说,还要火急火燎的似乎要赶去送命一般,实大失所望。    “霓生,你去跟公子说说,行路慢些,莫这般着急。”连公子的侍卫长林勋也来找我,道,“到河西这般山长水远,赶得再急也不能几日就到。”    我说:“为何是我去说?”    林勋笑嘻嘻:“谁不知公子任性,也只有你的话能听进去。”    这话教我虚荣心大为满足,然而我并不买账。    “可公子已下令,胆敢异议者,打二十军棍。”我为难道,说着,叹口气,“这都怨我,若我那日不问卦,公子也不必赶得如此着急。”    林勋讶然,忙问:“是何卦象?”    我摆手:“此乃军机,不可说。”    林勋急道:“我乃侍卫之长,公子一应之事皆须得知晓,有甚军机不可说?”    我只好看看四周,压低声音对他道:“那卦象乃大凶,就应在途中,非日行五百里不得解。”    林勋看着我,将信将疑:“当真?”    我叹口气:“你让我说,说了你又不信。公子不让我与他人说,说了便要责罚,我看你平日待我好,才横下心来告知你,不想你……”    “罢了罢了,”林勋忙打断我的絮叨,“我信我信,不信你还能信谁?”    说罢,他也叹口气:“冤孽。”认命地走开。    我奸计得逞,心满意足。    说来,这么多从人之中,只有我热切支持公子。    原因无他。    我也十分腻烦那些贵族豪绅,因为他们款待公子和沈冲的时候,往往还夹带着各路女眷,打扮得花枝招展,隔着纨扇或纱帘,向他们巧笑顾盼。当然,她们大多是冲公子而来,但难保沈冲殃及池鱼。这着实危险,我须得防着他在我眼皮底下被谁勾引了去。    我甚至希望公子和沈冲对自己再狠一些。    他们二人虽平日也骑马习武,但与长途跋涉比起来,全然不可相较。就算累了可以坐到舒适的马车里去,对于不曾吃过苦的人也必是难熬。所以,他们最好每日累得半死不活,心力交瘁,中途便打道回府。    为此,我连理由都替他编好了。沈太后近来身体不佳,对公子和沈冲远行很是不舍,只要他们其中一人吃不消,我便可马上给大长公主快马传个信,大长公主再到太后那里说一说,召二人回雒阳的谕令不消数日便可发来。    然而出乎我意料,无论是公子还是沈冲,都不曾发过牢骚。尤其是公子,除了旅途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