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7节  (第2/2页)
什么呢?两个人正想的时候, 沈小甜的电话响了。    看着来电显示的名字, 沈小甜愣了一下,然后就笑了。    “喂,老大!”    见她脸上是很高兴的样子,陆辛对她比划了一下, 意思是自己先去买菜了。    沈小甜点了点头。    她这个老大说的不是越观红,而是从前大学的室友, 名字叫叶雅心。    “小甜!”软软的声音从电话里传出来,“好久不见啦。”    “老大,你在贵州还好么?”    “挺好的,这边吃得蛮好的。”    “是,你过年时候给我寄的小腊肉真好吃。”    听沈小甜这么说,叶雅心笑了:“你要是喜欢,我过年再给你寄哦。”    沈小甜毫不客气地答应了。    叶雅心笑了,她大学刚毕业就去了贵州支教,一去三年,现在又呆了两年,对于一个城市女孩子来说,五年最好的岁月都扔在了山沟沟里,她除了一点腊肉特产之外也给不了这些昔日的老同学什么。    可沈小甜她们每次都借口“吃了老大的腊肉不好意思”,一包一包地往山里发书和衣服。    她们不客气,是让叶雅心也“别客气”。    一来一往,虽然很久不见,可两个人打起电话来很快就找回了曾经的熟稔,叶雅心也说了她这次打电话的目的。    “我有一个学生跟着他爸爸去了广东,我想让你帮我查一下,他是不是在这个学校……”    陆辛回来的时候,沈小甜刚挂了电话。    “怎么了?”看沈小甜脸色不好,陆辛问道。    沈小甜对他说:“我大学室友的一个学生跟着父母去了广州,说是在一个中学读书,可我室友的其他学生说听见那个孩子的姑姑说他是在打工,所以她让我帮她问一下。”    陆辛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没事儿,你先忙,我给你做饭去,金沙虾仁加一个干煸杏鲍菇,主食我给你摊个土豆饼。”    “好。”对自己的男朋友笑了笑,沈小甜开始继续打电话。    先给了米然,问她认不认识这个学校的人,再问问自己在当地师范大学毕业的同事,广东人不爱出省,尤其是当老师的,一般都会在省内就业。    大家都是当老师的,一听说一个孩子可能失学了,都跟着着急起来,从沈小甜这里开始,一个点沿着网络开始往外扩散。    “这个学校,我有个同学是在的,你说的那个孩子在哪个班啊?我让她问一下。”    “上初中几年级啊?他们学校今年扩招了,人不少呢。”    “有没有可能是去了别的学校啊?小甜啊,你让你同学别急,我有个同学在他们市教委,外来务工子女入学这里都是有名单的。”    “孩子的家长联系不上么?唉,怎么能把孩子带出来就不让他念书了呢?”    “现在好多这样的,不要说贵州了,我们这边下面的学校也是,一些留守的孩子到了十四五岁就被爸妈带走了,说是在外地好好读书,很多就耽误了,说是孩子跟在父母的身边更好,可留在当地,村干部和教育部门都是有指标,会督促送孩子上学的。”    微信里,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叹了口气。    最后,给沈小甜一个准确消息的,是个让她意想不到的人。    程老师,北珠高中教育主任,不久之前,沈小甜还因为不想回北珠的那件事跟他不太愉快。    “小甜啊,我和他们学校的副校长联系过了,你说的这个孩子,没在这个学校读过书,一会儿你把这个孩子的家长信息给我一下,我找人问问看,他是不是在别的学校上了学。”    沈小甜拿着手机,低声道谢:“好的,程主任,您辛苦了,真是太谢谢您。”    “几个电话的事情,跟我客气什么呢?小甜啊,我不止一次听学生反映想你了,有时间就回来看看,你从实习到工作,在北珠高中呆了这么多年,总还是有感情的。”    “好的程老师,我会的。”    结束通话,还有各种消息源源不断地往沈小甜的手机上汇总而来,她一个接一个地道谢。    “小甜,你让你那个同学也别担心了,唉,没办法……”    是呀,没办法,父母带着孩子走了,这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作为老师又能做什么呢?    香滋滋的土豆饼做好了,金沙虾仁儿做好了,干煸杏鲍菇也做好了。    隔着饭桌,陆辛看着沈小甜一直盯着自己的手机。    “也别太着急了,把饭吃了,再看这事儿怎么能给解决了。”    他把一块儿土豆饼送到了沈小甜的面前。    沈小甜叹了一声。    “我还得把这个消息告诉老大……”    光是这句话说出来,她就觉得自己的舌头已经被难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