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节  (第2/2页)
诊出的喜脉。    得知正君怀了第三胎,李家家主想起了夫郎的好,和那相好断了关系,回心转意到夫郎身边,各种体贴温柔。两人重归于好,回到蜜里调油的日子。在她出生后,李家家主强烈要求将女儿名字取为“李玉”。    “爹,咱家是不是有什么传家宝?”李玉问道。    李家正君瞪大双眼,有些诧异:“你怎么知晓,谁同你说的?”    看爹这反应,意思是确实有传家宝。    李玉把李家正君拉到凳子上:“谁说的您就别管了,您就说到底是什么东西吧。”她眉头皱得很紧,弄得李家正君也态度端正起来。    李家正君拍了一下大腿:“嗐,原本我和你娘,是打算等到你们三姐妹都有孩子之后再说的。”    哦。李玉面色不变,所以前世她不知晓,是因为她同卿书一直没有孩子。    “不过是你曾祖父留下的,京城一些老店铺的红利罢了,还有几张地契。”    这轻描淡写的话语,在李玉心里,仿佛是一块大石头“咚”地砸下水。她跳起来:“您说什么?”    家里何时同京城有关系,红利,地契?    李玉觉得嘴唇有些发麻,“我家这么厉害?”    那还待在琥城做什么,为何不到京城做生意?她家还不是琥城最富有的商户,只能算前三。    李家正君揉了揉发疼的耳朵,“哎哟,你吼这么大声做什么。”    接着李玉便听她爹说了李府在她曾祖父还在时的发家史。    “你曾祖父是京城有名富商的儿子。你曾祖母到京城进货,因为长得好,又有头脑,可不就被你曾祖父看上了么。”李家正君摊手。    然后李玉的曾祖父便不顾家里劝阻,跟着心上人到琥城,成亲生女过日子,嫁妆便是那传家宝。    这些事情,李玉的父母从未告诉她们姐妹,因为不想看到她们三个早早便为所谓的传家宝争夺。    “行了,说完了,满意了吧。我可告诉你啊,别到处传,等到你们都有后了,三姐妹一人一份。”    还要挑衣服呢,李家正君开始赶人,“赶紧回去休息,别东跑西跑。”    消化完这个故事,李玉恍惚着离开。    ——    这还是我前世的那个李府么?    雪花飞到李玉的睫毛上,湿润了眼睫。    抹去眼皮上的水珠,她此时觉得身心俱疲。    可不是么,在绸缎铺子里待了半天,谈生意忙活半天,回来跑了两趟主院。    现在在回自己院子的路上,李玉走不动了。    前世的卿书被表弟诬陷偷窃,家里人要送他见官,挣扎时溺水而亡。这是文意在她坟前哭着说的。    卿书肯定不会觊觎家中钱财。    李玉上辈子同夫郎吵闹不休,可对方的品性她还是比较了解。    路上遇到卖身葬母的孩子、跑来讨食的乞丐,卿书总是不忍心,一定要帮助。他出身文人家庭,见自己大手大脚花钱,还冷脸说她身上都是铜臭味。    李玉觉得这其中充满了无数的迷题。    她知道夫郎不通水性,掉进湖里确实容易溺水。但他掉进湖里,府里可有人去救?为何颜生说他偷窃?    重生后,李玉努力想要补偿卿书,同他好好过日子。    她请了京城的厨子,买夫郎喜爱的点心,给他添置书架,在爹爹面前说他的好话。    但这些还不够。    她得找到迷题的答案。    “小姐?!”白茫茫的前方,有人朝着李玉跑来。    是阿涂。    原本白卿书有些不高兴,但想着李玉或许是有重要的事,默默用了饭食,还给李玉留了一份。    左等右等不见人回来,天都黑了,便叫阿涂出来寻。    阿涂见李玉像个木头桩子似的站在雪地中,身上被白雪铺了一层。她替李玉拍着雪,“您这是发什么呆,快回去吧,别冻坏了。”    是啊,快回去吧。李玉呼出一口热气,“走吧。”    外头站了好一阵,加之近日忙碌,李玉重生回来第一次病倒。    回了院子,还没进门,她便踉跄着要倒。把白卿书吓得不轻,扶她躺下,请大夫来看,说是风寒。    李玉躺在床上,嘴里发苦,身上无力,没有胃口。    “好歹要吃些。”    白卿书不知妻主出去发生了何事,独剩他同李玉二人时,他盛了白粥送到妻主唇边。    语气里有一丝丝的怨:“我的病刚好,你怎么又得了。阿涂说你大雪天站在外头发呆?”    李玉实在不想吃,白卿书只好放下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