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2页  (第1/2页)
    他险些连昏君都骂出口,到底憋住了,继续道:“我从来知道他是烂泥扶不上墙,不提也罢。可最让我心寒的,却是朝臣。”    第44章    当今登基已经十四年。    自李老太傅亡故, 原来被先帝爷器重的大臣已然树倒猕孙散。    他们不是被罢官,就是告老还乡。    剩下一些苦苦坚持的, 也被寻了由头,流放的流放,死的死。    如今换上来的这批人,几乎都是太后小陈氏的党羽。    “他们本身藏污纳垢,谁能指望他们主持公道?”    李文武冷笑道:“何况, 若不是他们相互勾结,结党营私,又怎么可能把科举场弄得那般浑浊,甚至明目张胆若此!”    “另有一些清醒的, 只求全家过一个太平日子, 不敢替学子出头。”    “朝中是有几位激愤的御史,可进谏后, 等着他们的只有以死明志。可他们死了,这世道该如何还是如何,又值当什么呢?”    朝廷连遮羞布都懒得盖,这件事传的沸沸扬扬, 天下饱学之士,谁人不是心灰意冷?    便是太平富贵如山水镇,也有许多学生义愤之下,当场除下青巾,赌咒宁愿回家种地。    那样的污秽场,踏进去都嫌脏!    可十年寒窗苦读毫无用武之地, 谁又真的甘心?    李文武深吸一口气,擦去眼中泪光,笑笑道:“罢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林轩,你且同我说说,你打算如何用这酒楼替文人扬名?”    贺林轩不愿他和李文斌沉浸在悲痛中,赶忙接过话头。    “方才和阿兄阿嫂说过的,左右不出两个字——文斗。”    他道:“自古,有斗争才分得出高下,有高下事情就好办了。”    “到时候,只需用点手段将他们的作品和名次宣扬开。知道的人多了,服气不服气的,都会找上门来。”    “这名,不就到手了吗?”    和信息爆炸的时代相比,这里的信息传播还停留在口口相传的阶段。    贺林轩想着等酒楼在山水镇的文人圈里打出名声,再办些刊物,沿曲临江去各大书院和书铺宣传一番。    不过这些事情眼下没必要提起,他便继续道:“当然,我是生意人,要把这事当买卖来做,就得有其他人不能取代的地方。”    三人愿闻其详。    贺林轩道:“我办了擂台让他们斗,但是这擂主或者说最后的庄家,必须是我。”    李文斌的聪明脑袋偏偏没生那根商业触角,就不瞎费脑筋了,只耐心等待他的解释。    张河也听得一头雾水,追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李文武却听懂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