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一章 心悸  (第1/2页)
    果然,这边的增补的榜单刚一出来,就有御史开始上折子弹劾了。    刘孚无奈之下,只能做个闭门听参的姿态。    看着刘孚萧瑟的背影,吴善中心中也感到了强烈的不安。自己连续两个学生都出了事情,恐怕不会善了。    但他也不敢再往下查了,谁知道还能有什么“惊喜”等着自己呢?    只是群情汹汹,不给一个交代是肯定不行的;刘孚纵然去职,这个事情也要查一个水落石出。    现在只是很多人没反应过来李简也是自己的学生,但他觉得,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发现的。    殿试如期而至,三百余名中试举子进入皇城。    虽然这一科有了舞弊大案,但也不影响他们的好心情。    他们的座师刘孚没有出现在金殿上,咸靖皇帝亲自出了题目:开埠。    殿试的题目传到翰林院,贾环都觉得皇帝可能忍不住要对台湾用兵了。    不单单是他,其他人也都有这种想法,只是西北还没打完,若真的要两线作战,怕是不好打。    贾环一边修史一边神游天外,想着长江以北供给西北战场,长江以南供给东南战场,湖广四川产粮,完美。    但事情他说了不算,而且这种想法只能憋在心里,说出来怕是要贻笑大方。毕竟这不是玩游戏,而是现实社会。    待到晚上,中试举子们都纷纷从皇城出来。现在他们的科举之路已经走完,只需要静待放榜。    贾环还没回家,就见到顾青锋和魏大凡联袂到了翰林院,神情严肃。    见到二人过来,贾环很是奇怪。    “道方莫要说话,先进屋。”    “可是有事?”    顾青锋看了看魏大凡,先开口说道:“都查院有人要弹劾老师。”    贾环眉头一皱,顾青锋嘴里的这个老师,一定是吴善中。    “为了何事?”    顾青锋嘴巴抿了抿,下巴都皱成了细微的褶子,方才艰难地吐出了两个字:“朋党。”    贾环很是诧异:“这从何说起啊?”    外面温明远冯邵泽和徐孝丰等人也过来了,他们一见到顾青锋和魏大凡,就本能觉得事情不对劲。    果然,听到吴善中要被御史弹劾的时候,几个人都傻了眼。    魏大凡一字一顿地说道:“湖广的提学副使李简,还有这一科的同考官楚湘,都是老师的学生……”    几个人都吓坏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相互看了看,贾环开口了:“我是不信的。”    没有人信,但不知道吴善中会如何应对。    现在没人敢去他的府上,纵然是学生也只能像这几个人这样私底下聚一聚。    但几个进官场才几年的菜鸟,根本就没有什么办法。    贾环也是一样,可能对于大方向还好把控,但涉及到这种具体事情的时候,他也是一筹莫展,后世的种种经验都用不上。    几个人默默坐了片刻,也只能各自散开了,这个时候他们完全帮不上忙,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添乱。    吴善中也得到了消息,只是他悲哀地发现,自己好像也无法自证清白。    御史的折子已经开始上了,弹劾他“结党”,“任用私人”,“舞弊”。    但还是有人为吴善中发声的:“只一个李简,便弹劾阁臣结党,未免太过!”    没错,楚湘虽然有嫌疑,但毕竟已经把自己摘出来了。没有确凿的证据,无法再次攻击。    只是大家都知道,楚湘一定不干净。    这个理由让吴善中得以喘息,但御史们很快就换了个角度,“昏聩”、“识人不明”又被提起。    现在吴善中可以十分肯定,这就是张庭瞻出手了。    不需要任何证据,多年的了解就是最直接的证据。    贡院被烧一案,卢顺之也在加紧。    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舞弊之事,他也不敢怠慢。    贡院所有的仆役,还有提调官,帘官,封弥官都被过了一遍,毫无收获。    若说真的是巧合,他是不信的。    思索许久,他终于想到了江宁县。    多日里进进出出,全靠江宁县支应。    作为特务头子,他自然知道江宁知县崔连举是吴善中的会试学生了。可他觉得,吴善中费了这么大的劲,只为保两个下等货色,也太不值了!    或者,还有其他人?    想道这里,卢顺之的后背也开始冒汗了。    是了,首辅张庭瞻近些日子并不好过,吴善中和陈敬轩联手,再加上刘孚的倾向性,他已经有种要被架空的意思了。    难保吴善中没在打那个位子的主意。    “来人!”    外面进来了几个档头,卢顺之吩咐道:“去查查最近半个月,江宁县衙有哪些人进出了贡院!”    “是!”    贾环坐在家里正在吃晚饭,只是这顿饭有些没滋没味的。    如果老师无法自证清白,那就要致仕了。    可现在看来,自证清白的难度极大。    第二天一早,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