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三章 季布,一诺千金  (第2/2页)
    我们几个并没有急于离开,因为我们的报酬还没有拿到。    如果是在以前,或许我宁愿不要报酬,也不想卷入这场凶杀案。    不过这次我们吃尽了苦头,甚至差点把小命送在了这艘船上,可以说这笔报酬,是我们用生命换来的。要是不珍惜,我估计我会后悔一辈子……    过了没几天,船老板就被放出来了,他的老婆也在医院休养。好在送医及时,鼻子竟然又给接了上去。    船老板的老婆蓄意谋杀我们,有录像作证,无法抵赖。    而她割掉了自己的鼻子,是个人行为,所以与我们无关。    甚至船老板还向法院起诉,说这艘旅游船是被自己老婆骗到手的,最后官司还真打赢了。    在秦淮河拥有这么一艘旅游船,那就是一颗摇钱树啊,所以船老板也没赖账,钱一毛不少的给了我们。    至于半两,他更不敢私藏了,也一并当成了谢礼。    他害怕半两什么时候又发疯,把自己这仅有的一点财产也给许诺了出去。    得到了报酬和半两,南京我们也不敢多呆了,当天就开车回家。    至于半两的典故,我也是后来才得知的。    原来,半两的主人,竟是秦汉时期的名臣季布。    成语中有一种说法,叫宁得季布一诺,不得黄金千两。    由此看来,季布对诺言的看重。    据传季布很小的时候,并没有如此信守承诺,而是到处骗人。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才让季布慢慢重视起了承诺。    在季布做狱吏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犯人,犯人给了季布一枚半两铜钱,求季布帮自己伸冤,季布点头答应了。    不过季布并没有将犯人的冤屈说出来,结果导致犯人最后被腰斩,临死前大骂季布食言。    年轻的季布被此事震撼,同时在心中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信守承诺,并且将半两珍藏在身上,用以警示自己。    而他也的确做到了,成为了一个说一不二的名臣,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好的名声。    后来,我把半两卖给了一个菲律宾的商人。    那商人在菲律宾的通信行业,算是领头羊,他告诉我们,他成功的秘诀就是信守承诺。    不过现在生意越做越大,生活在这个龌蹉阴暗的社会里,他逐渐变得圆滑起来,许下了许多空头支票。    所以他买走了半两,借此警告自己生意人的底线。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但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华美德却在渐渐消失。    到处都是尔虞我诈,坑蒙拐骗,甚至偶尔出现一个信守承诺的事情,都会放在报纸上大肆报道。    更可笑的是,现在竟然还要靠一件阴物,让自己不忘初心,信守承诺。    这是社会的悲哀,更是人类的悲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