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5节  (第1/2页)
    说完之后,又重点提了最近发生的事情。    比如卫老大和卫老四家都有意想要来京城投靠卫寒舟,但被他们拒绝的事情。    “老三, 你考中状元不容易,可千万别被他们牵连到了。你四叔就不是个读书的料子,你不必理会他。你大伯家的你大侄子,还不如你四叔。你四叔虽读书不行,至少不乱搞事情,你这个大侄子就没干过啥正事儿。”    柳棠溪心想, 这些人在卫寒舟面前就不够看的。    她虽然不知道卫寒舟在外面做什么,但她能察觉到,最近朝堂上的浑水肯定与他有关。    因为, 卫寒舟每次跟她去铺子里都会去对面的茶馆,而那个茶馆,她曾见过谨王世子和福平郡主从里面出来。    除此之外,卫寒舟在她京郊的宅子里时也没曾悄悄去过隔壁的谨王府。    “爹放心,儿子明白。”卫寒舟道。    卫老三点头:“嗯,你心里有数就好。”    说完这些,自然就要提起来最重要的事情。    “不知道京城租房子的话每个月要多少银钱?房价又是多少?良田多少钱一亩?”    听到这话,柳棠溪心中有数了,看来,卫寒舟之前说得没错,卫老三这是想搬出去。而且,丝毫没有想要占他们便宜的意思。    想到一家人不能住在一起,柳棠溪心里挺不得劲儿的。    “爹,这宅子也不算小,不如大家住在一起?”柳棠溪提议。    卫老三笑着道:“不必了,来之前我们就商议过了,你们这宅子是皇上赏赐的,这附近也都是做官的。我跟你们兄嫂平日里还要去上工或者种地,跟你们住在一处不太方便。”    他们来京城是打算长久生存下去的,肯定要有谋生的手段,不能日日待在家中等着三儿子养着。    他们都不是读书人,谋生的手段都是出些劳力,这就与附近的氛围格格不入了。    不说三儿子的同僚会嘲笑三儿子,就是他们自己也会觉得不自在。    “爹,我在京城还有几处宅子,兄嫂们若是觉得挤,可以住在我那几处宅子里。那几处宅子比这里大一些。您跟娘就随我们住在一起。”柳棠溪又道。    这次柳棠溪又被李氏拒绝了:“不了,你嫂子她们也得去做工赚钱,家里没人看孩子可不行,我得看着仲行他们。”    柳棠溪微微蹙眉,心想,这也是问题。    她刚想再说什么,卫寒舟看了她一眼,暗示她不必再说。    柳棠溪只好暂时闭了嘴。    “爹,家里如今有多少银子?”卫寒舟问。    卫老三说:“家里这一年攒了不少钱,再加上此次卖地卖树,还有你们俩过年过节给的,差不多有两百两。”    柳棠溪一听攒了这么多钱,顿时放心了,这些钱,在京城买宅子也够了。    其实,农家赚钱没那么容易,像卫老三家几个成年人一起赚钱,省吃俭用,卫老三身子还累垮了,那么多年才攒了二十两。如今能攒这么多,也是因为柳棠溪的金手指,以及卫寒舟高中。    卫寒舟琢磨了一下,说:“这些银钱够了,京城的宅子也没那么贵,在云霞街可以买两个小院子。”    一听这话,卫老三等人脸上都流露出来放松的神色。    京城的房价没那么高就好。    “不过,京郊的宅子更便宜一些,这些银钱可以在京郊买个跟老家差不多大的宅子,还能再在宅子附近买几亩地。”    这话说到了卫老三的心坎儿里,卫老三顿时眼前一亮,觉得这个主意比刚刚的那个要好多了。    说到底,种地才是他的老本行,他对这个有信心,有了地,就像是有了根,有了希望。    而且,他们本身也穷,京城又豪富,他们住在这里跟乱入了什么不属于他们的地方一样,浑身不自在。    “最好离京城近一些,大哥二哥走上一两刻钟就能来京城,去上工也方便。”卫寒舟又道。    卫大牛和卫二虎脸色也松快了一些。    不用租房子,还能去找到上工的地方,家里就能攒下来钱了。    “娘和嫂嫂们在院子里或者地里种一些青菜。乡下青菜不值钱,但在城里却能卖个好价钱。刺绣可以继续做,京城买的人更多。”    李氏和张氏周氏等人也瞬间觉得自己有了奔头。    柳棠溪能明显感觉到,大家都放松下来了。    这都要归功于卫寒舟。    卫寒舟果然了解家里人,而且知道从家里人最关心的事情入手解决问题。这倒是比她刚刚的主意好多了。    住处和生计问题是头等大事儿,这些解决了,也就能安稳下来了,不过,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这些倒是不是最急的,伯生的事情你也要上心,先给他找个好先生。”卫老三说。    他之所以答应来京城,就是为了家里儿孙的前程。    随着三儿子高中状元,家里的门楣显然提高了不少。若是孙子能考中秀才或者举人,他们家就算真的能改换门楣了。    卫寒舟道:“爹放心,儿子已经给伯生找好了先生,那位先生是举人,颇有些学问,只是时运不济,受家中所累,不能继续考。等伯生休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