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5节  (第3/3页)
    而且她还曾经使用“空中剧院”的功能,代替辛老板跟李韵笙对过戏。    所以一闭眼,辛老板当年的一招一式,甚至李韵笙什么时候该有什么样的反应,都清清楚楚地映在她脑海里。    音配像讲究的是还原当年名家的风采,动作、口型、甚至气口都要和录音严丝合缝的对上,最好是让人看不出来你在配像,而好像这声音真就是从自己的嘴里发出来的。    这听起来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不经过多少次的练习是不能做到完美的。    李韵笙和盛慕槐等在台后。    辛老板高亮娇媚的声音在舞台上响起:“摇橹催舟似箭发——”    渔夫打扮的萧恩手持船桨领着女儿萧桂英上场。    李韵笙还保持着年轻时的器宇轩昂,身段极有章法,盛慕槐拿着长桨跑圆场跟在后面,蓝色的裙摆轻轻飘动,轻盈美丽极了。    两人一起摇起橹来,盛慕槐张口,是如流水般动人的声音:“江水滔滔卷浪花,青山绿水难描画,父女们打鱼度生涯!”    她的动作口型都和录音的要求完美地对上了,而且持蓝色绸带的手势都与辛老板一模一样。    演着演着,甚至让李韵笙都产生了自己好像在和师弟演戏的错觉。只是一抬头,才发现师弟的扮相与以前有些不一样。    辛韵春坐在摄像机后,看着盛慕槐的表现暗中满意,却也有点儿自我怀疑。    怎么这孩子把我在台上即兴的动作都模仿出来了,难道我当年教了她这段?还是我们爷爷孙女间真心有灵犀呀?    这可真有意思。    辛韵春也不深究,将背靠在椅子上,耳里听到的是自己和师兄的声音,欣赏的却是舞台上师兄和槐槐的表演。这感觉十分奇妙,仿佛辛韵春还是年轻娇俏的模样,又好像槐槐代替了自己站在了舞台上。    下了台,李韵笙朝盛慕槐竖大拇指,“演得好。”    同辛韵春相关的事情李韵笙一贯要求更高,他能这样夸说明对盛慕槐的表演十分赞赏。    因为盛慕槐和李韵笙的默契配合,他们提早完成了拍摄工作,三人和凌胜楼会和,一起买了两个冰镇大西瓜送去凤山,给辛苦练戏的大家解解暑。    今天凤山门外没有站着戏迷,却站着一个他们都认识的小男孩——万星明,小荣泠春的扮演者。    他正仰头看那两块写了“鼎成丰原址”和“凤山京剧团”的牌子,两手握着书包带,背影虽然有些单薄,却又很坚定。    盛慕槐上前去叫他:“星明,你怎么来啦?”    “盛老师!” 万星明转过身,他如星子般的眼眸亮了起来,露出笑容,又一一给辛韵春等人礼貌地问好。    “是来找我有事吗?” 盛慕槐问。    “嗯。” 万星明点头。    见他额头上都是热出来的汗,盛慕槐说:“咱们先进院子里,一边吃西瓜一边说。”    剧团的人很快围拢过来,大家都认识小荣泠春的演员,纷纷和他搭话,万星明长得俊俏,又是比较开朗的性格,很快就博得了哥哥姐姐们的喜欢。    “星明,这大热的天你还特意跑一趟,是有什么事儿吗?” 盛慕槐递给他一块切好的西瓜问。    万星明酝酿了一下,认真地说:“盛老师,我想继续跟您学旦角。”    周围的演员们都安静下来,让这个小男孩说话。    万星明是思考了好久,才决定来凤山当面找盛慕槐说的。    这里是鼎成丰的旧址,和电影里的鸣顺成很像,他演得小荣泠春就是从这里开始走上了他的舞台。而自己也和荣泠春一样,打那起就爱上了旦角艺术。    盛慕槐说:“星明,你在戏校学的是小生吧?平常戏校的课程也很紧,有时间来凤山吗?”    “我就喜欢旦角,特别是辛派。我可以每天放学坐公交车来跟您学,周六周日我都有一整天的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