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6页  (第2/2页)
   他虽然将全文死记硬背下来,却不会理解和运用。    被刘玄指点了赵寄面子上颇为挂不住,嘟哝道:“什么中庸之道,‘怂包之道’还差不多。”    性情偏激的赵寄不认同中庸之道,便在心里将其贬斥得一无是处,刘玄很不认同他的说法:    “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者,阴与阳。阴阳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之道上融天地,下纳民生,其主旨非畏强退避,而是抑强扶弱,维持稳定。”    “你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你连半分也没有读懂。”    赵寄本就为自己不及刘玄气恼,听到他教训自己的话更来气了,反口回道:“读没读懂关你什么事?”    刘玄悠然道:“的确不关孤的事,但是某人如果完不成这套考题要怎么办呢?”    赵寄这套考题不出意外应该是韩昭出的,否则这小子不会做的这么认真。    早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刘玄就看出赵寄对韩昭的依赖与敬畏,用韩昭来压他,最稳准狠不过。    果然,抬出韩昭赵寄再顾不上与刘玄呛声,开始为如何完成这套题愁眉苦脸。    他连《中庸》原文的意思都不懂,自己完成这套考题基本是不现实的。    但去求刘玄,他也是不乐意的。    平日赵寄都不肯向刘玄服软,何况如今这人还摆出一副等着赵寄去求他的样子。    赵寄一撇嘴:“一会儿夫子来了,我自会请教他。”    刘玄不置可否地挑了挑眉。    他并不认为夫子会乐意指导赵寄,毕竟昨天这小子可是把人狠狠地得罪了。    果然,夫子看了一眼赵寄的试卷便板着脸道:“上课皆会讲到,你认真听便是。”    赵寄闻言后果真认真听起课来。    但让他认真听课是有代价的。    这头,夫子刚讲完一段赵寄就发问了:“夫子刚才说:大德者,必得其位、禄、名、寿。但我确认为一个人有了地位、财富、名誉、寿命,才能宣扬他的大德。而那些没有位禄名寿的没人会去记他们。”    夫子一听赵寄的话,眼睛一瞪斥责道:“胡言乱语!”    赵寄不服气了:“我如何胡言乱语了?夫子与我详说呀!”    夫子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小人之心度君子之德,古之贫微而有德行者不计其数,何言无人铭记?”    赵寄捉住了夫子话中的漏洞,反问:“那这样说,有德行也未必能富贵荣华了?”    夫子回道:“那是他们的德行还称不上大德?”    赵寄又问了:“那何为大德?何为小德?一个人贫微就是小德,显贵就是大德,这种评价方式也太势利眼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