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二章 沙皇遗孤  (第1/3页)
    平安夜,新西伯利亚,一辆马车压着积雪嘎吱嘎吱的驶进了这座军事要塞。    是的,自从中国军队接手之后,这里迅速的变成了一座戒备森严的钢铁堡垒。    中国军队陈兵于叶卡捷琳堡之前,使得斯韦尔德洛夫斯克地区出现了乱象。    白军临时政府与中国签订的协约中,叶卡捷琳堡也变成了中国的领土,而如今这个城市在红军的掌控之中。    中国新设立的安西省包括了新西伯利亚到叶卡捷琳堡,南至巴尔喀什湖的庞大地域。    处于连接俄罗斯欧亚两部分的西伯利亚之路上的叶卡捷琳堡在18世纪曾是冶金工业中心。19世纪上半叶,冶金业带动了叶卡捷琳堡的迅速发展。19世纪的最后25年,叶卡捷琳堡成为乌拉尔经济、财政中心、文化中心,也是通向彼尔姆、图们、车里雅宾斯克铁路的重要枢纽。    掌握了这个枢纽,这个乌拉尔山脉东麓,伊赛特河畔的重镇,这个“安西”之名才名副其实。    不掌握这里,秋明就无险可守,大规模的石油开发也就无法办到,安全始终是最大的问题。    没有人会傻到认为苏俄的高层保持沉默,是因为惧怕中国,心甘情愿的接受这个耻辱的条约。    只要白军被击败,那么所有白军签署的条约都会作废,成为一纸空文。    叶卡捷琳堡之前的对峙,并没有出现擦枪走火,是因为苏俄派出了规格较高的谈判团前往北京,希望能够与中国达成一致,签订新的条约。    从叶卡捷琳堡出来的这辆马车,显然经历了磨难,马车上有着几个显眼的弹孔,以及破损。    甚至,还有血迹。    “是三号,三号回来了。”    一个重大的消息如同涟漪一般一圈圈的泛了开来,传向了更高层,甚至是北京。    三号,回来了,还带了两个女的。    李安生怔怔的站立在了庭院中,三号这小子,还真是好样的,不仅没有死,还带出了两个女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最小的两位公主——玛丽娅与安娜斯塔西娅,另外,便是尼古拉最为珍爱的皇储,阿列克谢。    三号,便是那位沙皇宫廷中的特工医师卞叙才,真名毛会晖,在中央情报局的机密档案中属于最高级别。    对方通过新西伯利亚发回的代码也确凿无疑的表明了他的身份,只有三号才知道自己在最高层电文中的代码。    高尔基在西西伯利亚根基深厚,正是因为这部分力量的援护,才使得三号成功的保护两位公主一位皇子逃脱一劫。    不过,三号的心情却并不好,极端的不好。    新西伯利亚立即启动了最高警戒,毛会晖也得到了最高待遇,他的军衔是上将,在中央情报局之中,上将特工,只有四个。    他抱着黛丝还带着余温的尸体,红着眼睛,沉默着,久久的沉默,脑子里始终都是黛丝生命之花凋谢前的最后一幕。    本来他只打算带着阿列克谢出来,但是,黛丝坚决的要求带上玛丽娅与安娜斯塔西娅两位小公主。    在逃亡的路上,为了保护玛丽娅,黛丝被子弹击中,即便是毛会晖高超的医术也回天无力。    他的心中充满着无力感,他并不怪黛丝的决定,也不怪玛丽娅与安娜斯塔西娅两个包袱,他只怪自己的力量太过微薄。    相处多年,他与沙皇一家都有了感情,尤其是与黛丝陷入爱河之后,爱屋及乌,他对黛丝的几个学生也无比钟爱。    “带着我的骨灰与吊坠回美国去。”    这是黛丝的临终遗言,她无比的想回到美国的出生地,德克萨斯的一个小镇。    当年她怀着梦想,从美国来到欧洲,最后在沙皇的宫廷中安下心来,陪伴几个可爱的公主王子过了几年的美好生活,更收获了她的爱情。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命运给了她一个美丽的童话般的开头,却没有给她一个幸福的结局。    会的,我一定带你回家,回家。    毛会晖掌心紧紧的握着那枚祖母绿吊坠,如金石般的心中满是黛丝的音容笑貌,沉浸在了哀痛缅怀的情绪中。    作为一名超级特工,他影响了沙皇一家,在一战的过程中,他成功的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将俄国的大部分订单都给了中国,并且还掌握了大量有用的机密情报。    这些情报足可以抵得上十五个德国步兵师,甚至更多。    德国在东线取得的几场大胜,奥匈帝国没有元气大伤,都要感谢他的作用。    他无疑是当世最为成功的特工之一,他本不该对黛丝产生感情,可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特工并不一定非得要冷血无情。    黛丝很喜欢祖母绿,这颗祖母绿宝石吊坠是亚历山德拉赠送给毛会晖的,作为又一次捕猎时从惊马的蹄下将玛丽娅救下的奖赏,而毛会晖又转赠给了她,她视为珍宝。    她喜欢的,是宝石背后的寓意。    西方的珠宝文化史上,祖母绿被人们视为爱和生命的象征,代表着充满盎然生机的春天。传说中它也是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