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页  (第1/2页)
    就像张经理说得那样,沈沐笙确实“情绪不佳”。    温怡身上的陈年旧伤,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并非全部。    从小到大,沈沐笙都有很强的优越感。    她瞧不上自己的同龄人。    总是以成功者的姿态,居高临下的俯视别人。    沈沐笙一直认为,自己的优秀,源于父母给予的优良基因,源于自己的努力。    纵使没有家庭背景为助力,她成功也只是时间问题。    但温怡的遭遇告诉沈沐笙。    并不是这样。    这世上有太多,比自己努力,比自己有毅力的人。    他们永远等不到施展才华的舞台,永远等不到大展拳脚的空间。    命运对他们太苛刻了。    他们人生大部分时光,都在与命运抗争。    连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证。    他们输在了起跑线,并永远没有迈出腿的机会。    就像温怡。    她用一根长钉,夜以继日,挖了那么长的一条隧道,也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份原本就属于她的自由。    沈沐笙觉得心里有点堵。    她看着十八岁,青涩的温怡,仿佛凝望十年后,那个金丝雀般,禁锢在华丽牢笼里的温怡。    命运何等残酷。    十八岁的温怡,为自由抗争。    二十八岁的温怡,还是为自由抗争。    有那么一瞬间,沈沐笙想对温怡说,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任何事。    只要你愿意。    但是沈沐笙知道,她没有承诺底气和资格。    毕竟,十八岁的沈沐笙,也只是个依靠父母的米虫。    没有了父母的扶持,她什么也不是。    回酒店的路上,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沈母,突然想到什么,转头对温怡说:    “温怡,咱们下午就走了,你还有哪个想要道别的朋友吗?要是有,咱们抓紧时间见一见,咱们回家后,你就忙起来了,基本没机会再来这边了。”    此时,温怡正望着微笑不语的沈沐笙,虽然沈沐笙一直在笑,时不时地和自己说话,但温怡就是觉得,阿笙并没有很开心。    因为注意力都在别处,所以当沈母开口询问时,温怡没有当场给出反应。    小姑娘先将注意力,从沈沐笙身上艰难抽离后,才开始琢磨沈母的话。    两秒后,温怡心里有了答案。    她抬头,犹豫不决地看着沈母。    在沈母鼓励地目光中,小姑娘轻声说道:    “阿姨,我想去学校看望我的老师,可以吗?”    沈母一愣,显然不曾想到,小姑娘临走前,最想见的人,居然是自己的老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