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1节  (第1/2页)
    至于说宅子不大这个缺点,她倒是不怎么在意。    毕竟,在老家的时候,还是两房人奉着老太太,家里还养着几个依附的亲戚,人多事多,宅子虽大,却不省心。    如今大房的嫂子回了老宅孝顺老太太,她正好可以脱身出来,自己一家子住这个小宅子,反倒是自在。    尤其是参观完宅子,一起到花厅用餐。    厨房送上来的几样菜肴,居然很是合口。    郑夫人和一双儿女,在路上走了一个月,出门在外,样样不便。    再加上夏日炎炎,难免有些胃口不佳。    但厨房上来一道酸汤鱼,满盆红艳艳的汤,里头漂着片好的鱼。    本以为热气沸腾,不大想动的,谁知道,由仆妇给盛了一小碗酸汤,摆在三人手边,说是喝了以后能开胃。    郑小娘子好奇地尝了一口,就大呼好喝。    她就也跟着尝了尝,这一尝,只觉得味道酸咸中带着微甜,又十分爽口。    饮下腹中,似乎把积下的烦闷和暑气都给驱散一空了。    这胃口一开,再吃什么酸辣凉粉,黄瓜鸡丝,荷叶鸡的,就只觉得十分美味。    虽然没有夫君作陪,但母子三人边夸赞着菜色,边尝着美食,倒用得比前两日多了不少。    “府里的厨子可是何大?”    原本郑将军跟着三皇子来赈灾,身边是不可能还带个自己专属的厨子的。    所以只能是郑福自己张罗,不会厨艺也得学两手。    等到后来,三皇子决定扎根六县之地,郑将军也买下了这个宅子。    这才接收了一批郑夫人从老宅送过来的下人。    何大就是郑夫人用惯了的厨子。    “正是呢,何大来了这边,就学会了这边的几道新菜,不过试做了几回,就十分正宗。还得了将军的夸赞呢。”    其实最早在卫星村学做新菜的是他,只不过他倒底这上头没天分,做出来也就是勉强还行,换成老何,只做了几回就掌握了要领,味道能跟他在卫星村尝过的相比了。    “这些新菜,就是应祥县的本地菜?”    郑小娘子忍不住好奇。    “回二娘子,并非,这是开阳县卫星村所创,他们的当家人曾经出海经商,见识过许多新鲜菜蔬和各地特色,等回到咱们大泰的家乡之后,就在本地栽种,用这些新奇品种做出了新菜。”    “新品种的菜?可是过年时候送到老宅的土豆?”    “正是,土豆只是其中之一,还有西红柿和黄瓜……”    郑喜一使眼色,就有仆人飞奔去厨房,不多时捧着一盘子新鲜的蔬菜过来。    这上来的一盘子,算是个拼盘。    西红柿是个头小的,也就比大拇指大一点,红艳艳的能当水果吃。    黄瓜也就比巴掌大一点,洗干净了碧绿鲜嫩,实在是解暑良品。    还有土豆不能生吃,不过厨房也有办法,挑了个头小的,煮熟备用的,就盛在盘子里端来了。    “这能生吃吗?”    郑小娘子好奇地拈起一枚小西红柿。    然而那头郑公子已经拿起黄瓜,咔嚓啃了一口,嚼吧两下,就赞道,“挺脆的,味道不错!”    “这两样都是能生吃的,只有土豆得煮熟了吃,这个土豆就是煮熟了的。”    郑小娘子听了这话,也咬了一口手上的小红果子。    “唔,酸的!不过,味道还挺好呀!”    郑小娘子把盘子递到郑夫人面前,“阿娘您尝尝呀。”    又嘿嘿一笑,“大娘三娘她们还说这边靠北,是穷乡僻壤,还笑话咱们呢……我看这地方挺好!等阿爹回来,我要让阿爹带我去那个什么卫星村玩!”    大娘三娘她们,是大伯家的庶出女儿,大伯身为大皇子手下的得力人,家眷都上了京,就留下两位姨娘两位庶女一个儿子在老家孝敬祖母。    大娘三娘她们嫉妒嫡出的四娘五娘,却不敢说什么,倒是经常在二房的小娘子跟前说些酸话。    郑夫人笑而不语,拈了一个红果子尝了尝味道。    虽然还不错,但她午饭吃得不少,为防积食,就不再试。    就听郑福接着说,“二娘子不必去那卫星村,也能见着各种新奇玩意儿……咱们将军但凡见着什么好东西,都给二娘子搜罗了,如今都放在二娘子的书房里哩!”    说到这儿,又加上一句,“公子自然也都有的。”    郑小娘子瞬间眼睛放光,“当真,那我可要去瞧瞧!”    看她这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郑夫人按了按额角,强忍着困意,“你可消停着吧,才到了宅子里,还没歇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