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4节  (第3/3页)
,问起了朝中的情况。    汪印当即答道:“朝官们虽然面上没有说什么,但私下里总会议论,说太子监国明显有失,却没受到任何处罚。有不少朝官打算联合起来,参太子和谢大人一本。”    谢大人谢玠,正是辅助太子监国的人。    太子监国出现差错,谢玠难逃其咎,所以会出现这些弹劾很容易理解。    最后,汪印作结道:“皇上,太子殿下的局面……处处受针对了。”    永昭帝紧紧抿着嘴唇,脸上深刻的八字纹好像会刺人一样。    他想起了太子自请废太子一位的请求,也想起了自己登基之时四面楚歌的困境。    处处受针对,可不就是四面楚歌?    最终,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挥了挥手让汪印离开紫宸殿。    汪印应令退了出去,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紫宸殿外站定了,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在殿外候着的几个小内侍都底低下了头,屏气凝神,生怕惊扰了他们的主官。    汪印的目光在这些小内侍上停留了片刻,并没有什么示下,随即便离开了。    太子在紫宸殿请罪陈情,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宫里宫外都很多人知道    然后,许多人便发现,经过这一天后,皇上对太子殿下似乎不同了。    朝官在去紫宸殿的时候,竟然意外发现了太子就立在紫宸殿中,手里还翻看着一些奏疏。    前来禀告的吏部侍郎徐俨见到殿中的情形,不禁愣了愣。    太子就在殿中,一时也不知道将要禀告的事情能不能说出来。    毕竟,他要禀的乃是朝官的升调情况,这乃国朝要事,这个能让太子知道吗?    这时,永昭帝说话了:“爱卿有什么事,就直接禀告报吧。以后太子会在紫宸殿学习政事,免得再犯监国时的错误。”    徐俨将眼中的诧异藏起来,立刻回道:“是,皇上!”    皇上这么说,这是让太子更深入接触朝政了?    须知,能单独在紫宸殿奏禀皇上的事情,都是紧要之事,皇上准许太子在一旁——这显然是比监国更为看重的表现啊!    坤宁宫内,韦皇后抚了抚鬓角,淡淡道:“本宫答应过薛兆荪,会好好照顾他的妻子儿女。不过薛兆荪被处死了,本宫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将他的妻子女儿送去其身边,让他们一家团聚,才是最好的照顾。你觉得呢?”    “娘娘仁德,这样做当然最好。”绿琴姑姑这样回道。    韦皇后微微了起来,再次叮嘱道:“薛兆荪是个忠心的,待他的尸体被缇事厂抬出来之后,就让他与妻子儿女一起合葬吧。你们行事的时候切记要小心,万不能让缇事厂发现蛛丝马迹。”    绿琴点头应道:“奴婢知道了,娘娘请放心。”    就在这个时候,坤宁宫另外一个姑姑红箫走了进来,匆忙禀道:“娘娘,皇上让太子在紫宸殿随侍听政了,不避朝官。”    什么?!    韦皇后猛地坐正身子,眼神为之一寒。    最终,她忍不住用手在软枕一刮,力度之大,几乎要将软枕划破,带出了许多细碎的金丝线,像韦皇后此刻的心情一样缭乱。    韦皇后合上眼,胸口剧烈的起伏慢慢低了下来,心绪也渐渐平静了。    她不知道太子在紫宸殿中说了什么,但是皇上转变看态度,还让太子在紫宸殿听政,明显就是重用太子的意思。    这让她震怒至极,也不忿至极。    太子监国期间,已经出现了平淮署这样严重的错误,竟然还能得到皇上如此看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