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2页  (第1/2页)
    郑凌坐在椅子上,挑高眉梢,百无聊赖地说道:“说来听听。”    夫子又捋了捋胡子,说:“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郑凌只眼珠子一转,便开口说道:“雉23只,兔12只。”    夫子眼睛一亮,又说:“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    这次郑凌想也未想就脱口而出:“大僧25个,小僧75个。”    夫子接着继续问道:“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4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1尺。绳长、井深各几何?”    听罢,郑凌略微思考了一下,回道:“绳长36尺,井深8尺。”    夫子朝前走了一步,又说:“妇人河上荡杯,津吏问‘杯何以多?’妇人曰:‘有客。’津吏曰:‘客几何?’ 妇人曰:‘两人共饭,三人共羹,四人共肉,凡用杯六十五。’不知客几何?”    郑凌不动声色地用手指在桌案下小算了一下,然后说道:“客60人。”    夫子笑道:“公子聪颖。”    郑凌毫不谦虚地嘚瑟道:“小意思。”    夫子忍不住问道:“公子可否告知老朽如何算得答案。”    郑凌睁大眼睛说道:“我并没有算啊!”    “哦?”夫子更加来了兴致。    郑凌解释道:“在夫子到来之前,我已命人打听,得知夫子喜好问人算经之事,遂弟子事先熟背答案,夫子尽管考校。”    闻言,夫子脸一时红一时白,训道:“公子切不可偷懒行事,应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郑凌一字一顿说道:“弟子愚笨,且一点儿也不想知道,还望夫子见谅。”说罢便起身推开椅子扬长而去。    第50章    出了书房,郑凌想方设法逃出府去,来到市集,只见街道两旁幌子招摇。    郑凌徐徐踱步,仰首欣赏店前挂着的一面面幌子。这家是卖香油的、那家是开当铺的,再往前一点有卖瓷器的,也有开面铺的、卖酒的……    不知不觉间,街上行人越来越多。有推着车一路嚷着“借过”的;也有挑着胆子沿街叫卖的。穿着各色裙襦的女子们有提着篮子的、有摇着扇子的,皆步伐闲适,而穿着长衫的男子们则相对走的快些,但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自然。    郑凌低头俯视着脚下的青石板路,不知这上面留下过多少人的足迹。    这时迎面走来一位卖冰糖葫芦的,叫喊声婉转清脆,郑凌喊住那人,询问过价钱后,让身后的小厮递过铜板,再从捆成一团的稻草棒上拔下一串,拿在手里。红色的山楂外包裹着晶莹透亮的糖稀,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