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9大妆  (第2/4页)
口沉甸甸的,透不过气来。    皇帝这句话简直诛心,就算是最近朝政再繁忙,顾南谨也不曾觉得这般疲累不堪过,喉底涩味浓浓。    这时,一个小内侍就进来禀说,康大人来了。    皇帝精神一振,让人赶紧把康鸿达带了进来。    康鸿达没有穿官袍,着一件孔雀蓝底金紫色祥云团花直裰,腰间系着犀角带,坠了荷包和小印,身长玉立,步履之间散发出一股身居高位者特有的贵气与威仪,从容不迫。    众人的目光都投诸在了他身上,也包括楚令霄。    康鸿达仿佛根本就没看到楚令霄似的,甚至没施舍给他一个眼神,径直走到了顾南谨的另一边。    “参见皇上。”    康鸿达对着皇帝作揖行礼,神情与姿态惬意得很,在这个气氛压抑的屋子里,显得鹤立鸡群。    他也有这样的资本,当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他曾经救过皇帝的命,那时就成了皇帝的亲信,皇帝把他安插在了五军营,而他也争气,屡立军功,短短几年就升到了二品的副将。    皇帝登基后,更是一力提拔他,让他做了京营总督。    谁都知道皇帝对他的信任比陆思骥还要多上三分。    皇帝看着几步外的康鸿达,眉头微微舒展开来,心头有底气了。    他可是大齐皇帝,手下有数十万训练有素的禁军,还怕顾玦不成!    上一次,他不过是输在让顾玦得了先机,而且当时,康鸿达不在。    康鸿达五月就离开了京城,代天子巡视各州,校阅各州卫所的将士,直到八月底才刚刚回京。    现在康鸿达回来了,自己就多了一份助力与倚仗,而此刻顾玦恰好不在京中,宸王府的那些人群龙无首,在气势上已经先输了。    天时地利人和,全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此时不动,更待何时!!    皇帝的指头在椅子的扶手上轻敲几下,眼神渐渐沉淀了下来,神态强势地下令道:“你派人即刻包围丰台大营,里面的玄甲军若是敢反抗,一律视为叛贼,格杀勿论。”    皇帝的眼眸中燃起了烈烈火焰,在心里告诉自己,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必须趁着顾玦不在京,趁着另外三万玄甲军还没到京城,就一举扳倒顾玦。    一旦错过了这次机会,下次想再找这样的机会那就难上加难了。    更何况,兵贵神速,他不能给宸王府反应过来的机会。    康鸿达抬眼与皇帝四目对视,微微一笑,神色间带着几分慵懒,语气却十分犀利,“皇上是想趁这个机会彻底铲除了宸王,还是只是让宸王低头?”    他的声音不轻不重,甚至还有些漫不经心的味道。    “”皇帝眯了眯眼,身子猛地前倾,右手在案上握成了拳。    窗外不知何时阴了下来,灿日被云层所遮挡,连秋风中都有了凉意,秋意渐浓。    风一吹,天空中偶有几片如血染的枫叶飘落,平添几分肃杀之气。    宸王府又一次被锦衣卫的人包围了,锦衣卫出动,声势赫赫,几乎半个京城的人都看在眼里,一下子京城里就风声鹤戾,尤其宸王府附近的几条街道上都是空荡荡的。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穆国公府,沈氏又惊又慌又担忧。    上一次,锦衣卫试图搜查宸王府,有顾玦在,当时沈氏虽然慌,却也知道不会出事。    这一次不同,顾玦不在京里,难道要让女儿自己面对穷凶极恶的锦衣卫吗?!    沈氏霍地起身,第一个反应就是她要去宸王府,当她走出堂屋时,已经冷静了一下,转而去了外书房见穆国公。    外书房的小厮也没通报,就领她进去了,“大姑奶奶,国公爷说您可能会来,就让小的等着您。”    屋子里除了穆国公外,还有一人。    “表哥?”沈氏有些惊讶地喊道,没想到裴霖晔也在这里。    虽然沈氏力图镇定,但还是能从她不太自然的神情与绷紧的指尖看出她内心的惊慌。    “表妹,你别慌。”裴霖晔安慰道,猜出沈氏应该已经知道了锦衣卫封王府的事。    “阿芷,霖晔过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慕国公也出声安抚沈氏的情绪,“你还不知道吧,霖晔刚进了北镇抚司任职。”    沈氏眼睛一亮,忙追问道:“表哥,你那边可是听说了什么消息?”    裴霖晔转头看了穆国公一眼,穆国公微微点头,示意他说吧。    两人这微妙的眼神交换让沈氏心一沉,心头升起一种不太好的预感。    是什么事让裴霖晔不敢直接告诉她,要问了父亲的意思才敢说?!    裴霖晔就又说了一遍:“楚令霄今天回了京,然后就进宫去面圣,不久,皇上就下令让锦衣卫包围宸王府。”他迟疑地停了一下,还是继续往下说,“好像是楚令霄指证宸王和南阳王世子秦曜勾结谋反。”    又是楚令霄!沈氏的身子来回摇晃了一下,牙冠咬得咯咯作响。    沈氏没想到楚令霄竟然连这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