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节  (第3/3页)
  花棠蹲在墙头,看肖佳予跟着父母去吃夜宵,才甩甩尾巴返回九州小区。    哇,恶猫围观了一场少女的好感,无疾而终哟~    第41章    吃瓜虽好, 就是有点撑。    听完肖佳予的少女心事,花棠觉得自己还是有点饱,连平时馋夜宵的心思都没有了。    翻过墙头回到小区里的时候,也懒得去围观一下住户们有没有在好好吃晚饭, 美滋滋的直奔姚小苗家里。    可能有些家长, 不太喜欢孩子内向和安静, 总觉得这种性格放到社会上会吃亏。    但花棠还挺喜欢的,今天从小区跳出去,也是她喜欢肖佳予身上乖巧内敛的气质。    和姚小苗一样,都是亭亭玉立款, 不太爱表达自己, 更愿意悄声绽放的女孩子。    多好啊, 恶猫就很喜欢。    踩着轻快的步伐,花棠准时敲响姚小苗卧室的窗户,小姑娘立刻摸黑下床,踩着拖鞋把猫抱进来。    夜间并不影响花棠的视力,猫抽了两张纸巾,认认真真蹭干净爪垫, 然后才钻到小被窝里面的。    花棠软乎乎的一大块猫饼,让姚小苗幸福的伸手圈住,依偎在一起陷入香甜的梦乡。    只要认真努力的生活就够了, 挑什么性格啊?    有些人,简直比恶猫还挑剔,花棠要代替反派队伍表示谴责和给他们画圈圈。    姚小苗、肖佳予她们这样性格的小姑娘, 都要有着更敏感的心思,和更丰富的内心世界,不想把心底的事情告诉全世界,不代表她们脑袋空空,什么都不想。    姚小苗的父母教育方式偏向西方,曾买过一本风靡多国的育儿指导,认为孩子的独立性要从婴幼儿的睡眠开始训练。    嗯,就是那个臭名昭着的“哭声免疫法”。    这个理论的提出者,主要是要求哭了不抱,不哭才抱,让小月龄的婴儿失去陪伴和安慰,强行训练成极少哭闹、让家长省力的乖宝宝。    听着,效果很好。    但是,这些妄图改造婴儿的成年人没想过,哭声免疫法训练出来的孩子,在最宝贵的婴孩时期没有获得任何的安全感,所谓的“独立”还不如泡沫。    稍大一些后,轻则睡眠障碍,重则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    在得不到回应的煎熬中,成年人都会累积巨大的恐惧和愤怒,更不要说一个无法反抗的婴儿。    姚家的情况要稍微好一点,他们小夫妻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方式,为了提升他们的育儿知识,还专门买书回来看。    这个“哭声免疫法”被包装的相当漂亮,还有什么国外成功案例,训练一段时间后,妈妈也的确省心省力了很多。    但哄抱孩子是天性和本能,姚小苗的妈妈实在心疼哭闹到声嘶力竭的孩子,有的时候也会偷偷的把姚小苗抱起来。    后来,还是姚小苗的奶奶和姥姥到家,发现小夫妻居然敢在照顾孩子这件事情上乱来,也不管是美国出版的畅销书,还是什么科学方法,大怒呵斥,才让夫妻两个不再训练姚小苗。    直到姚小苗两三岁的时候,远比同龄人安静,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如果得不到,就很容易放弃,沉默封闭自己。    夫妻俩有些奇怪,陪孩子做了很多互动之后才发现,姚小苗基本上不信任父母。    这么点大的孩子,怎么会这样呢?    慌慌张张抱去看医生,走了好几家医院之后,他们才知道问题就出在“哭声免疫法”的那几个月。    头发花白的医生有些心疼的看着乖乖坐在旁边的孩子,气的都不知道说这对年轻父母什么好。    “这个训练方法,很早就被指出危害了,就连创始人的孩子,也是自杀的自杀,流浪的流浪,痛苦余生。”    不给婴幼儿足够的回应和安全感,他们缺乏对爱的感知,肯定会留下心理阴影,贯穿一生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