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一九章 奸臣谗言,帝王猜忌 (第2/2页)
以要求岁赐掩人耳目,暗中调兵遣将,突然袭击,这个说法不无道理。 但换个角度,敲竹杠不成之后再出兵,名正言顺,师出有名,何必现在背上不义之名呢? 再说了,现在西夏出兵图了什么? 宋国在西北屯有大军,此时入侵能占到什么便宜?如果金军未撤退,东西夹击徐还,瓜分秦陇倒还说得通。 否则无论金国如何怂恿,甚至是许以重利,西夏也未必会听命行事。 除非…… 出兵开战要么是有所图谋,要么是迫不得已,会不会是西夏感受到什么威胁呢? 徐还在秦陇有十几万大军,他早就提到西夏威胁,莫不是…… 一种猜想顿时浮现在脑海中,而且疑心越发隆重,毕竟徐还有收复失地的执念。 还有,与金国达成和谈之后,徐还还有什么理由继续留守西北呢? 这种时候,他很需要一个留下的理由,没有什么比战火纷飞更好的借口了。 这个推断,合乎情理。 当真好算计! 秦桧一咬牙,心中泛起一个念头,如果在皇帝面前提起此事,会是什么结果? 故而在与韩昉谈判之前,秦桧先行入宫请旨。 “官家,臣请示,与金国和谈事宜。” “尽快达成和议,尽量争取利益。” 赵构的回答,几乎等于什么也没说,自由裁量权很大,但出了事,责任自然也全都是谈判官的。 秦桧心知肚明,低声道:“西贼入寇,秦陇烽火,确实应当尽快……” “嗯!”赵构叹息一声,连续几年烽火连天,疲于奔命,他当真希望安宁,哪怕只是片刻。 兴许这也是他赞同与金国和谈的原因之一,没想到尚未谈出个眉目,西夏又出兵了。 虽然赵构骨子里不想打仗,但西北大军犹在,岂能不战而降,只能硬着头皮开战。 秦桧注意到赵构脸上不耐烦的神色后,不失时机道:“西贼入寇太过突然,不过兴许只是边界摩擦,如果将士们克制一点,或许…… 不过,将士们以作战吃军饷为生,又有为国而战的热血,,边军将士见不得西贼趁火打劫,主动出击报复也不足为奇……” 赵构顿时眉头一动,怎么把这茬疏忽了? 不会是前线将士出于某种利益,出动挑衅西夏吧?他们想要做什么? 秦桧见状,嘴角浮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笑道:“官家莫要担心,西北有十数万大军。 且有徐驸马亲自坐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威望甚高,三军信服,无不用命,定能率军击败西贼。” 听起来像是称赞安慰之语,但落入赵构耳中,意味就有些变了。 徐还在西北,手握十余万大军。 而且他战功赫赫,威望甚高,深得将士拥戴……此番西夏突然入寇,会不会和他有什么关联呢? 赵构心里咯噔一下,脸色顿时一阵青,一阵白。 秦桧看在眼里,暗暗点头。 这种事,点到为止即可。 就在秦桧准备告退离开之时,沉默的赵构突然开口:“太后,着金贼送太后南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