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三七章 不得不归 (第2/2页)
己?秦陇蜀三地的官员武将会是什么态度? 而今他们虽然都信服自己,听命行事,但除了少许心腹之外,大都以宋臣自居。 从将他们从单纯的宋臣变成“自己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不少时间。 秦国公、驸马爷这两重身份,无疑非常重要,此时此刻,断然不能有丝毫不臣之心,不臣之举。 否则处境将会非常尴尬,前期努力奠定的很多基业都将毁于一旦。 西北将领,想必都会疏远自己,立即划清界限。 朝廷一旦下诏讨伐,吴玠、吴璘可能会立即倒戈,说不定连岳飞、韩世忠之流,都会领兵前来“讨伐叛逆。” 这个风险,是徐还所不能承受,也不能冒险的。 从大局上来看,眼下正是抗金中兴的大好时光,倘若此事内斗,大好局面将毁于一旦,前功尽弃。 西夏和金国肯定不会放过这等良机,到时候,国将不国,自己可就是大宋和华夏民族的千古罪人。 一个貌似两难,有些尴尬的处境。 徐还在沉默,最了解他志向和筹谋的司马靖沉吟许久道:“国公,除非李乾顺坚持交战,否则,你只能回临安。” “我明白,不过李乾顺这么久没动静,想必是要言和。” “能否以西夏狼子野心,潜伏伺机为由,暂缓返回?毕竟前线离不开国公。” 杨再兴刚提出建议,就被司马靖否决了。 “不行的,国公一旦有所迁延,必将彻底失去官家的信任,得不偿失,为了大局,须得长远考虑。” “可是国公一旦回了临安,将来恐怕……”牛皋也知道临安的情形,看似山清水秀,实际暗地里刀光剑影。 “临安不是龙潭虎穴,回去还能再出来。”对此,徐还颇有信心。 “是,国公现在要做的就是韬光养晦,让官家安心释疑,将来关键时刻再能重新出山。” 司马靖道:“毕竟大宋如今还是岌岌可危,战事一触即发,国公乃是最优秀的将帅,又是皇亲国戚。 必要之时,必得重用,那个时候才是真正成就大事的契机。” “可国公若是此时离开,秦陇的安排…” 这也是徐还最为担心的问题,秦陇蜀乃是根基之地,断然不能因此丢弃。 一旦离开,官面上就不能再继续干涉三地,如何继续掌控三地也是个棘手问题。 “其实也不必担心,蜀中主要是财赋钱粮,有苏家主持,基本无碍。” “至于秦陇,此间将领大都是国公擢拔安排,尤其是折家、种家、任得敬、伯远这些国公的亲信,都会记得恩德。 且西北诸路骄兵悍将,跟随国公一路征战,大获全胜,他们对国公对有崇敬爱戴,是旁人所不能比。” 司马靖道:“这是个好事,一旦西北有事,除了国公,谁也接手不了。届时国公正好以此为由,名正言顺再度出战。” “话虽如此,但我不在,这些关系,还有私下里…都需继续经营才是。” 司马靖笑道:“国公尽可放心回临安,此间老夫留下便是,定为国公经营好秦陇基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