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二章 表哥 (第2/2页)
称自己父亲和辛夷母亲是堂兄妹,和辛夷算是表兄妹。 窦安自述因窦家衰败,族人四散流离,自己浪荡至长安,来投奔辛夷这个“圣上眼前的红人”,凭着表亲的关系,赊口饭吃,乞个地住。 辛夷对这突然冒出来的“表兄”八分怀疑,两分信,其中一分还是给“窦”姓的感情分。 本来她对于窦家就没有太多印象,残存的一缕也随着娘亲的去世,而彻底断裂。加上窦家族人的刺杀,她对窦家也就是“承认有,但不亲”的态度。 后来还是辛歧出面,拿出窦晚留下的族谱对证,确认了窦安是辛夷的表兄,这才暂时收留他,待他后续谋得生路再打算。 没想到窦安头次以“表公子”身份,见礼诸辛氏族人,就和高娥闹出了岔子。 “这夸人的话都错,那还教人怎么说话?风韵犹存不合礼,徐娘半老就合礼了?”窦安骂骂咧咧的声音又传来。 他甚至一手叉腰,一手撩起半截袍衫,迈开半溜步,好似戏台子上走场的戏子,提着气儿嚎了句“兀自那小娘子,错把乖乖好心儿当驴肝”。 风流,滑溜,嬉皮笑脸,窦安这副做派瞧得高娥青了脸,其他人也都面露愤懑,要不是顾忌辛夷和辛歧没发话,只怕早就冲上来严整家风了。 连拖着病的大奶奶周氏,也冷着脸儿厉声道:“我辛氏虽非煊赫高第,但也是书香仕门,礼义廉耻,孝悌忠信,也是讲得条条清。哪有尔这般轻浮放浪,纲常二字都不知如何念的。” 窦安不惧不怒,眉梢一挑,满不正经地笑了笑,唱戏的调子愈发高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徒症候。尚兀自不肯休……”(注1) 旁观的辛夷顿时头疼不已。 若说顾念商贾出身,不拘仕门礼仪,但被满堂人嘲着斥着,也该知晓收敛,偏偏窦安是颗铜豌豆,油盐不进的铜豌豆。 规矩于他都是粪土,礼仪于他都是糟粕,仕门高第更是不如姑娘唇间一点朱。 辛府被他当成了勾栏地,见礼被他视作了戏台子,这等顽劣人物,辛夷自问也拿他没法。 当窦安又开始哼曲儿怼上孙玉铃,辛夷横下心来,把锅甩给了辛歧:“爹爹,窦安虽是我表兄,但入了我辛府,便要守辛府规矩。爹爹乃家主,比起辛夷,更适合处理此事。” “这?”辛歧一愣。他还没来得及回答,眉间就已浮起了苦色。 “窦安确实出言失礼,错在先。就算他性子不羁,但若不拿仕门规矩箍一箍,日后他在辛府,甚至在长安都混不下去。爹爹是长辈,一切听爹爹做主。紫卿就先告辞了。” 辛夷丢下句后,也不管辛歧老脸拧巴,就偷摸摸地起身,从上房后门溜了出去。 堂中窦安和诸人闹成一片,丫鬟小厮都忙着劝,一时竟无人发觉辛夷跑了路,唯有辛歧唉声叹气地被扔下来处理烂摊子。 辛夷溜出了上房,径直出了府,来到长安街道上时,才长长地舒了口气。 深秋风送桂香,长安城漫天红叶,秋空澄澈,雁南归。 注释 1节选自元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