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四章 嬴政回邯郸(四)  (第2/2页)
偶尔听信陵君谈论兵法,讲述治国之道,深深为之折服。那时,信陵君遭到魏安釐王猜忌,开始纵情声色,麻醉自己。只是不经意间发出的清醒之语,就彻底收复了陈余的心。    若是信陵君尚在,赵国也不会这么快就被灭掉。    暗中缅怀了信陵君一番,陈余回过神来,决定继承信陵君的遗志,继续抗秦。    秦人严禁豪侠,秦国灭了赵国,陈余作为赵国的豪侠,也不会有什么前途。夺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上了秦人的通缉令,陈余不得不离开经营许久的巨鹿郡城,与秦军打起了游击。    不过,赵地大势已定,秦军勇武善战,骑兵来去如风。陈余的人手损失不少,不得不暂时蛰伏起来,躲到了秦人力量薄弱的乡野之间。    “今日,我召集诸君到这里,可不是来大发一番感慨,而是希望各位想想办法,如何彻底打乱秦国攻打山东六国的步伐?”    陈余的内心,终究坚强,零星游击的失败,丝毫没有打击到他的信心。秦军攻灭赵国后,绝不会就此满足。魏国的张耳来信,字里行间,表达了对魏国前途的深深忧虑。没了赵国,陈余还能得到魏国张耳的支持,若是连魏国也没有了,就只能隐姓埋名,静静的等待秦国内部生变。    “这该怎么办?”    陈余的话,在围坐的门中,引起了一阵苦苦思索。    以一帮豪侠的力量,去对付国势日隆的虎狼之秦,想想都会让人心中升起一股无力之感。若不是陈余异常坚持,这些门很可能会选择过一段正常人的生活。    ······    一众门,有的托着下巴,有的摸着胡须,有的微眯着眼,做出认真沉思的样子。    “有了!”    突然,最年轻的那位门,猛地拍着脑袋,恍然有所悟:“秦国能攻灭赵国,最关键的就在于秦王嬴政统合了秦国的力量。若是这个时候,秦王意外驾崩,内无储君,秦国势必陷入内乱,赵国就有了复国的机会。”    年轻门越说越兴奋,秦武王英年早逝的时候,秦国就有内乱的先例。    “陈侠,秦王到邯郸来,只要将其刺杀,秦国兼并天下的步伐,当如艳阳下的晨雾,消解于无形之中。”    “毛,你能想到刺杀的法子,跟你曾经当过刺,大有关系。”    陈余眯着眼睛,皱了皱眉,面上却没有什么高兴的表情。能成为赵地的一代豪侠,陈余不是没有行刺的经历。门毛只不过杀了一个小小的县吏,在他眼里,不值一提。    “秦王身边,郎卫里三层,外三层,更别说四围布满了忠心耿耿的关中士伍,我等连接近秦王的机会都没有,又谈何刺杀?”    春秋战国时期,原始武风浓厚,刺文化盛行,产生了不少流传后世的刺大名。前有要离、豫让,后有聂政,知名的刺,如雨后春笋,络绎不绝。内心深处,对于刺杀之道,赵人心中没有多少恶感,反倒心心向往。    自古燕赵多悲歌之士,说的就是这些刺。    陈余抽出手里的青铜宝剑,感受着刀锋处的冰凉,望着邯郸的方向,目露狠厉之色:“如果我要刺杀秦王,你等可有什么妥善谋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