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五章 画中题诗  (第2/2页)
。”    岳天霖目光闪动,急切地问道:“那真正的时机是什么时候?”    韩载沄道:“眼下未知,家父只说,孟大人说过等到朝廷将有风云之变的大事发生时,才是此物亮剑出鞘的时机。”    岳天霖叹道:“孟公素以天下为己任,但他的性子一心为公,秉直太过,故有此难。当年朝中奸臣以卖官受贿、结党贪污之名将他入罪,还天下,既要除掉他的人,还要毁去他的名声。但,就可以知晓孟公被诬我绝不肯信,我只道找到他临终留下的这件东西陷的真正原因,若能想办法联络到朝中可信之人,将此物昭示天下,就可为孟公沉冤昭雪,让他老人家含笑九泉了。”    他说着,眼中已有了点点泪光,声音也渐渐哽咽。    韩载沄握住了他的手,动容道:“岳兄一片忠义之心,令人敬佩,但孟公既是临终有言,此物不可轻易示人,必然有他的道理。何况你我都是布衣百姓,又如何能以朝中权贵相争呢?”    岳天霖忍住了泪,咬牙说道:“若能为孟公平冤,让天下人尚知有公义所在,岳某纵是粉身碎骨,又有何惧?”    韩载沄道:“粉身碎骨,也要用在关键之时,关键之处。民间有句话,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还望岳兄谨记。”    岳天霖凝视着他,半晌笑道:“好,韩兄说的极是。”    他的面色又瞬间沉了下来:“既然韩兄以诚相待,我也有一件秘密要告诉你。”    韩载沄道:“什么秘密?”    岳天霖沉声道:“就是我随身带来的那幅画,这画中也有关键之秘。”    接着便把他在长安郊外如何得到画卷的经过说了一遍,他自然绝不肯提那画中少女周宛芯的故事。    韩载沄听了,缓缓问道:“岳兄不顾安危,从火中抢画,为的是什么?”    岳天霖道:“因为这幅画就是孟公的遗作,画上有他的题诗和落款,我看过了,的确是他亲笔所题。”    韩载沄道:“岳兄将此画留作纪念,以慰哀思之情,自然是好的,但你所说画中有关键之秘又是什么意思?”    岳天霖道:“关键之秘,就是这幅画上的题诗。”    韩载沄道:“题诗?”    岳天霖点点头:“一首很奇怪的题诗。”    这湖心水榭本也是韩载沄平日里常来读书习字之所,所以常设笔墨纸砚。岳天霖回身走了进去,拿起案上的羊毫,在一纸素笺上写下了一首诗:    天下六国一朝覆,    凄惶零落各不同。    赵王应悔全疆灭,    错杀李牧毁栋梁。    他写完,眉头紧皱,沉声说道:“韩兄请看。”    韩载沄看了几遍,沉吟不解道:“这首诗从字面意思看,似是评论战国时秦灭六国之事,但文笔粗糙、似通非通,与孟公流传于世的诗文相差甚远。”    岳天霖道:“不错。”    韩载沄道:“还有,从题诗的意思来看,莫非岳兄得到的是一幅战国行军图吗?”    岳天霖道:“不是,只是一幅普通的盛春风景图。这首诗有两大疑点,一是诗意与画卷景物不同,二是诗作与孟公才华相异。韩兄请想,这是为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