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73节 (第3/4页)
,宋美龄摆出的这个态度让他非常为难。到目前为止,宋美龄一直是支持他的,即便在与她大姐夫孔祥熙争斗中,宋美龄也没有明显偏帮孔祥熙。这一切都是在八年前西安事变中种下的善因,所以宋美龄才一次次帮助他。 如果他的回答让宋美龄察觉是在撒谎,势必会让她非常失望,或者转而成为他的反对派,那他就失去了一强援。 “我和校长的分歧主要在对中共的方式上,校长偏向武力,我偏向和平方法;其实这也是我和校长持续了二十年的分歧。”庄继华这下老老实实的回答。 “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二十年来,你们不都是这样吗?分歧归分歧,说开了便好,总有解决办法。 ”宋美龄心里明白,这次之所以这样严重,并不是因为这个分歧。不过,这个就不能摆在桌面上谈了。 “其实,委员长也没有说一定要用战争方式,若和平方式也能达到目的,为什么不呢。” 宋美龄看着蒋介石,蒋介石平静的点点头:“文革,你们刚才说的挺好,我必须要全面衡量,不管是释放张学良杨虎城,还是将gcd纳入国民政府中,都需要全面考虑,这需要时间。” “释放汉卿。”宋美龄惊讶之极,张学良虽然发动了西安事变,可宋美龄并不恨他,相反还数次替他求情,希望能释放他,可蒋介石在很多问题都听她的,唯独这件事,坚决不松口,最后还发怒了,警告她不准再掺和这事。 宋美龄万万没想到庄继华居然说动了蒋介石,这可是意外之喜。蒋介石瞟了宋美龄一眼:“放不放还要看事情进展。”说完这句后,蒋介石转向庄继华:“文革,关于苏军入侵,你是怎么想的?”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十一章朝天阙第五节曙光(十八) 从上飞机后,魏德迈的神情便十分严肃,此刻他与史迪威和布雷恩在院子的一角,三人正低声商议着。魏德迈是在飞机上才知道苏军要“进入”东北的,这个消息让他顿时紧张起来,中苏关系因为新疆叛乱受到严重影响,关系正处于低谷中,苏军要“进入”东北,势必引起中国方面的高度警惕,双方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极大。 不,不是极大,而是肯定。 史迪威刚刚向他报告,庄继华已经从朝鲜战场调兵北上,大约六十万大军正连夜向北满开进。 中苏冲突,美国怎么办?美国顾问团怎么办? 史迪威也有些焦虑,在国内,他的声誉上升很快,这得益于到江北战区后,中**队捷报频传,特别是华北会战,全歼日华北派遣军四十万,取得空前大捷,随后的东北会战,降低虽不多,一战光复整个东北;他的光芒几乎压倒正在诺曼底苦战的欧洲将领和太平洋上节节胜利的海军将领。 但苏军“进入”东北却让他陷入两难之境,作为庄继华的顾问,他必须协助庄继华指挥,但美国政府显然不愿陷入中苏争端之中。 三人都有些束手无策,中国人对苏俄的警惕丝毫不弱于对日本,他们甚至宁肯削弱朝鲜兵力,也要调兵北上迎战苏军。 门,开了,宋美龄带着淡淡的微笑出来,在杨永泰身边,与他低声交谈两句后,俩人便一块离开。萧赞育随即宣布,请陈诚白崇禧和魏德迈史迪威杨森等人进去。 众人进去后,蒋介石已经调整座位,坐在首座上,庄继华坐在他旁边,蒋介石身后已经挂上一张东北地图,魏德迈一眼便看到图上的红色箭头正从各个方向指向黑龙江。 众人坐定后蒋介石开口便对魏德迈说:“魏德迈将军,苏军要侵入我东北地区,我已经让王宠惠与潘友新交涉,我国政府的态度是,绝不接受,北满没有日军,逃过边境的伪满洲国防军士兵我**队有实力全部解决,不需要苏军过境协助;王宠惠已经奉命通报潘友新,如果苏军越境,我们将坚决阻击,双方将发生武装冲突。” 蒋介石的态度非常坚决,语气不容置疑魏德迈在心里叹口气盟国阵线又要动摇了。 “委员长,我会将贵国的态度向总统报告,同时也将报告我的个人看法,我认为中国已经光复整个东北,小股日军或伪军中**队完全有能力解决。” 蒋介石满意的点点头,刚才庄继华提出两条建议,首先通过外交手段,迫使苏军放弃入侵,至少可以拖延苏军入侵的时间;其次便是作军事解决的准备,继续调兵北上在中苏边境地区至少也屯兵一百万。 对于前者,庄继华还进一步解释,必须明确告诉罗斯福,如果苏军入侵,不管什么理由,中国都将视为入侵,将坚决实行武力反击。 “魏德迈将军史迪威将军,自我军开始向东北进军以来,日军仓皇败退,到今天,我军已经光复整个东北斯大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