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八章:盛会之前  (第1/2页)
    也不能怪殷清风今天又透露了“天机”,这是他欠下的债。    因为之前的政治幼稚,他做了很多错事。现在打算蛰伏下来,有些手尾他要处理干净。    需要他处理的最大的手尾,就是停止削弱世家的计划。    他不可能向李世民说什么文化层次的内容,只好又推出一套磨刀石理论。    不过还好,前有生于忧患的典句,后有秦朝和隋朝做例子,看李世民的样子是接受了他的“新”理论。    磨刀石理论当然不是殷清风首创的,他还没有那么天才。    小到一个猎人父亲让儿子独自去捕猎,大到一个国家为了转移国内的不满而发动对外战争等等,都是磨刀石理论的实践体现。    但是,从夏商周开始,历代统治者和文臣武将都没有机会悟到这套理论生产力太低下了!几千年来,老百姓真正的好日子根本就没过上几天,还谈什么死于安乐?就跟别提什么磨刀石了。    见李世民被忽悠过去了,殷清风赶忙让他们上车。    当李世民和李晋安见到四轮马车的时候,都不由得眼前一亮。    李世民绕着马车转了一圈,嘴里还啧啧个不停。    唐朝人出门没有坐车的习惯。    上到皇帝文武,下到妇人小娘子,都以骑乘为主。    现在看到一辆马车还是四个轮子的,好奇感多过占有欲。    “这是你想出来的?”    殷清风向李世民介绍了一下马车,“现在外面的路面都修整过了。平时骑马或许没感觉,但是坐上这辆车就不同了。不但速度快,而且颠簸感极小。”    “来,晋安!咱们上去试试。看看是不是真的那么舒适。”    李世民向李晋安喊了一句,然后率先进入车厢内。    车内的布置很朴素:车壁只是原木上刷了一层桐油。椅子也是素色的绸面。    李世民的屁股在椅子上颠了颠,“除了宽大和柔软些,好像也没什么新奇的啊”    他有些失望。    殷清风说道:“这是小侄自用的,所以俭朴了一些。如果有需要,车里夏天可以放冰盆、冬天放炭盆。叔叔身后的格子里还可以放些酒水或衣物等杂物。    或许年少的人不喜欢,但绝对适合体弱的老年人出行使用。”    李世民又四下打量了一下,说道:“那好,你给我制一辆。要最奢华最舒适的那种。”    殷清风说道:“没问题,三千贯外加十天就可以了。哦,挽马自备”    “三千贯?没有!十天太长了,五天!”    李晋安看见李世民无赖的样子,哈哈笑了起来。他这些年很少见到李世民这般模样了。    殷清风向李晋安做了一副苦笑的表情,也不说话。    李世民还想说什么,但是马车停了。    他向外看去,“这就到了?”    李晋安也好奇的向外看去,“还真是到了啊!”    下了车,李世民和李晋安就被覆盖着琉璃瓦的重檐歇山式的门楼给震撼到了。    高大、厚重、巍峨。    再定睛一看,门楼的石柱上还刻着文字:    上联是:万般滋味香,香招云外。    下联是:味引酒中仙,仙来不思归。    “哈哈,好一个万般滋味不思归!走,进去!”    李世民只失神了一下,就谈笑自若了。    李晋安也笑了笑,低声对殷清风说道:“你这可是有些逾制了。”    殷清风嘿嘿了一声,向内虚引了着。    李晋安只是提醒一下。就算逾制了,有太子在谁还敢说什么不成?    殷清风这么早就把李世民叫来,就是要留出时间给他俩讲解。    走在前面的李世民站在迎宾的妹妹中间,有些看花了眼。    等李晋安和殷清风站在他身后时,他头也不回的说道:“这样的衣裙,到时候也送一套来。”    李晋安给殷清风送了一个安慰的眼神,他心里很清楚太子的性子:他是见到好东西就想要。    出了回廊,李世民四下仰望着两层楼建筑。    琉璃瓦和瓷砖都见过了,他对两层楼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