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五章 皇朝家私  (第1/3页)
    坑是自己挖的,再深再苦,也得含泪跳了。    张诚走后,良臣才觉下面疼的厉害,龇牙裂嘴,好不容易挪上床,躺在那兀自生着闷气。    这一想,就是千言万语了,可最后却让心态变得轻松起来。    毕竟,命根子保住了。    老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丢了点皮毛,却弄个奉旨出外太监的名份,虽然除了这个名份外什么也没有,但算起来,也不亏。    这也是得亏良臣天然阄党身份,对公公们持正面评价,要换别人,不说要死要活,多半也没这么随遇而安了。    毕竟,从士大夫预备阶层突然变成一个被士大夫阶层鄙视的阉寺,还断子绝孙了,那失落感,可能就跟中了五百万,结果对奖时发现自己的号码根本不对一样。除了想杀人或自杀,应该没有其它念头了。    这种心态,良臣是肯定没有了。    人一想通,什么都通。    心态大好的良臣,才不会咸吃萝卜淡操心呢。    做公公有什么不好,宫外那么多假太监招摇撞骗,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想发财。还有那么多人甘愿切自己一刀,只为当上老公。由此可见,做太监不仅有前途,更有钱途。    搁良臣这,既不用少物件,又不用担心被官府抓,皇帝亲准坑蒙拐骗抢,这世上,还有什么行业能这么美滋滋的么。    甭管干什么,一句话——“咱家奉旨办差!”    那威风劲,神来杀神,佛来杀佛!    虽然皇帝的初衷可能不是这样,但本质上却没有区别。    良臣阔然开朗,反正上面内定了,他魏公公纸上钉钉跑不了了。    没办公地点,没人手,没经费,其实都不是事。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有个金字公公招牌在这,这些,还怕弄不来么?    世上,趋炎附势之辈永远是占多数的。    只要有心,总能把事情做起来。    要搁想得开的人,指不定就磨刀霍霍下西洋,做那大美利坚外加大英蒂国首任大统领去了,可良臣不能这么干,万历不地道了些,但华夏大地也不尽是他姓朱的。    所以,良臣还是要大展拳脚的,不能光顾自己快活。    什么身份不要紧,要紧的是能不能做事。    张诚临走时丢下一道腰牌和一道文书,还且本册子。    腰牌是铁包木制成的,正面刻着“内官监”三个大字,反面是他魏良臣的名字。腰牌看着很新,甚至还能闻到木香味,显然是下午刚赶制出来的。    那道文书看着跟名贴差不多,内容是有关魏良臣内官监监丞的任命,上面除了盖有内官监的大印外,还有司礼监的大印。红通通的,很是尊严,一看就具有权威性。    皇帝同意,大红袍公公操办,宫里的手续肯定妥妥的。    有这两样东西在,良臣就不必担心自己的假太监身份会被人戳穿,那些专抓假官假太监办假印的官员们见了他,包括去年在京里大出风头的左光斗,恐怕再不屑理他,也拿他魏公公无可奈何。就算有不怕事的强项令非得跟他较真,公文发到内廷一查,他魏良臣也是个真公公,绝对假不了。    总之,好好干,真的有前途。    转正是不可能转正的,吃过亏的良臣是不可能再把自己送入虎口的。    天高皇帝远,到时还不是他魏公公自己说了算。    有钱,总好办事。    除了两样身份证明外,那本小册子可能是内廷公务员任职必读的文件了。上面除了选用制度,管束制度,奖赏制度外,还有病老丧葬制度,各监各司各局负责职事,出外太监与内廷的联系制度等。    小小的册子,五十来页,基本包罗万象,一个太监一生所需要及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在上面。    良臣翻了几页就没兴趣了,他又不是真太监,又不想着转正,肯定没心思研究这些制度,想着从监丞做起,有朝一日在司礼监坐一把交椅。他重点看了下出外太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